徐贤妃诗之一
八岁才情绽芳华,幽思寄情《拟小山篇》——徐惠诗作赏析
拟小山篇《唐书·本传》:妃八岁,父孝德使拟《离骚》,为《小山篇》云云。孝德大惊,知不可掩,于是所着遂盛传。太宗知之,召入宫。
仰幽岩而流盼,抚桂枝以凝想。
将千龄兮此遇,荃何为兮独往。
《拟小山篇》作为徐惠年仅八岁时的惊世之作,以其独特的骚体形式与非凡的艺术魅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诗采用整齐划一的六言句式,字里行间流淌出的细腻情感,如潺潺溪流,清澈而动人。诗中精心塑造了一位遗世独立、远离尘世纷扰的女子形象,她的情感世界丰富而深沉,既有对美好相遇之人的深深眷恋,又饱含着孤独坚守的执着,以及对这份难得缘分的珍视。整首诗意境清幽深远,宛如一幅淡墨的山水画,情感真挚纯粹,毫无矫揉造作之感,语言优美且富有韵律,每一个字都仿佛跳跃着灵动的音符。徐惠以其八岁幼龄,展现出如此卓越的文学才华与深刻的情感表达能力,着实令人惊叹,也让这首诗成为了经典之作,历经岁月洗礼,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
首联:幽岩盼君,眸光藏情
“仰幽岩而流盼”,起笔便勾勒出一幅动人的画面。一位女子身姿轻盈,静静地伫立在山林之间,仰望着那陡峭幽深的岩石。“幽岩”高耸入云,周围云雾缭绕,为整个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深邃的氛围,恰似女子那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孤独之感在这幽寂的环境中悄然弥漫。而她的目光,如灵动的秋水,流转顾盼,四处探寻。“流盼”一词极为精妙,将女子眼神中的灵动与渴望刻画得入木三分。那流转的目光里,满是期待,仿佛在茫茫天地间寻找着那个特别的身影,她在期待着一场美好的相逢,这份期待为全诗奠定了充满希望又略带惆怅的情感基调,让读者的心也随着她的目光,一同在这幽岩之下徘徊 。
颔联:桂枝凝思,情牵往昔
“抚桂枝以凝想”,紧接着,女子缓缓伸出手,轻轻抚摸着身旁的桂枝。桂枝修长而纤细,枝叶间散发着淡淡的芬芳,自古以来便是高洁、美好的象征。女子的手指在桂枝间轻轻滑过,动作轻柔而缓慢,仿佛在抚摸着一份珍贵的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