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239章 武则天《致和》(1/2)
    武则天诗之二十六

    唐大飨拜洛乐章二

    武则天的《唐大飨拜洛乐章·致和》宛如一首震撼人心的宏大交响诗篇,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她对天地神灵的无限崇敬之情,同时也饱含着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深切期盼。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诗境,逐联品味其中的深刻意蕴,再从整体上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远的历史价值。

    致和

    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首联:“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包藏万宇兮孕八荒。”

    诗歌开篇,武则天便以一种极具震撼力的笔触,将天地间那神秘而磅礴的力量展现在世人眼前。“神功不测兮运阴阳”,在古代的认知里,阴阳乃是宇宙万物变化的根本规律,而天地仿佛一位神秘莫测的主宰者,以其超凡的“神功”,自如地运转着阴阳之力 。这种力量神秘而强大,既推动着四季的更迭,又主宰着万物的生长与衰亡,世间的一切皆在其掌控之中,令人心生敬畏 。“包藏万宇兮孕八荒”,诗人用极为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宇宙的浩瀚无垠 。“万宇”指代世间万物,“八荒”则泛指广阔的边远之地,整个宇宙宛如一个巨大的怀抱,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孕育着万物的诞生与发展 。这里的“包藏”与“孕”两个字,赋予了天地一种母性的温柔与伟大,展现出天地孕育万物的神奇能力,仿佛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源自这片神奇的天地 。武则天以如此深厚的敬意,将天地自然的伟大与神秘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出她对自然力量的由衷赞美与深深崇敬 。

    颔联:“天符既出兮帝业昌,愿临明祀兮降祯祥。”

    此联将视角从对天地自然的赞美,巧妙地转向了国家的命运与发展,深刻地将天命与国家的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 。“天符既出兮帝业昌”,在古代,“天符”被视为天命的象征,它的出现意味着上天对人间统治者的认可与庇佑 。武则天认为,既然天命已现,那么唐朝的帝业必将昌盛繁荣 。这不仅是她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许,更是她对自身统治合法性的一种暗示,强调自己的统治是顺应天命的,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 。“愿临明祀兮降祯祥”,“明祀”指的是庄重而神圣的祭祀仪式,武则天希望通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