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诗之十一
唐享昊天乐第十
祭天仪轨中的虔诚与敬畏——《唐享昊天乐·第十》赏析
肃肃祀典,邕邕礼秩。
三献已周,九成斯毕。
爰撤其俎,载迁其实。
或升或降,惟诚惟质。
在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祭祀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活动,承载着人们对天地神灵的尊崇、对福祉的祈愿以及对文化传统的传承。《唐享昊天乐·第十》便是唐代女皇帝武则天为祭祀昊天上帝精心创作的祭祀乐章,它以庄重的笔触、严谨的结构,生动展现了一场肃穆而神圣的祭祀大典。
“肃肃祀典,邕邕礼秩”,诗的开篇,“肃肃”一词如同一股庄重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将祭祀典礼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在祭祀现场,人们身着华服,神色凝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对神灵的敬畏。“邕邕”则生动描绘出礼仪进行时和谐有序的状态,祭祀的流程一环扣一环,有条不紊地展开,从祭品的摆放、祭祀者的站位到仪式的先后顺序,都遵循着严格的规范,彰显出祭祀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对神灵的高度尊重,为整个祭祀场景营造出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氛围,仿佛让人穿越时空,亲眼目睹那庄重的祭祀仪式。
“三献已周,九成斯毕”,此联聚焦于祭祀的关键环节和完整流程。“三献”作为祭祀中极为重要的三次献祭仪式,从初献的庄重开场,到亚献的深入表达敬意,再到终献的圆满结束,每一次献祭都饱含着祭祀者的深情与敬畏,承载着对神灵的尊崇与祈愿。“九成”则指代祭祀乐章的九章,当这九章乐章依次奏响,悠扬的旋律回荡在祭祀场的上空,仿佛是与神灵沟通的语言,将人们的心意传递给上天。随着“三献”的完成和“九成”乐章的终结,这场祭祀仪式达到了最高规格,也意味着人们对神灵表达了最诚挚的敬意,完成了一次心灵与神灵的对话,展现出祭祀仪式的完整与圆满,凸显出古人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和对神灵的虔诚。
“爰撤其俎,载迁其实”,画面切换至祭祀结束之时。“俎”,作为祭祀用的重要礼器,承载着各种祭品,它们是人们献给神灵的物质象征。而此时,祭祀仪式已然结束,人们开始有条不紊地将俎上的祭品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