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诗之一
歌以颂鼎,昭显国威:《曳鼎歌》赏析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
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曳鼎歌》诞生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这一年,象征国家权力与昌盛的九鼎铸成,随后被安置于通天宫,成为武周政权的重要象征。为了铭刻这一重大历史盛事,武则天亲自挥笔创作了这篇气势恢宏的四言铭文。当时,九鼎上精心绘有各州山川物产的图案,众多官员参与分题、绘画,十万余名卫士以及大牛白象齐心协力,才将九鼎搬运入宫,其场面之浩大、仪式之隆重,足见九鼎在当时的重要地位。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诗的开篇,武则天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上古时代。伏羲、神农作为华夏文明的先驱,率先登上历史舞台。伏羲氏结网罟、创八卦,开启了人类智慧的先河;神农氏尝百草、教稼穑,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衍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的功绩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历史的天空,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而后,轩辕黄帝、少昊顺应天命,相继登上统治的舞台。黄帝战蚩尤,统一华夏部落,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先河;少昊则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推动了部落的发展与繁荣。这一句通过对三皇五帝的提及,不仅追溯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更强调了政权更迭皆顺应天命,为武周政权的正统性提供了历史溯源。
“唐虞继踵,汤禹乘时”,继续回顾历史的长河,唐尧、虞舜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治理才能,相继登上历史的舞台。尧帝推行德政,选贤任能,制定历法,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舜帝孝顺友爱,善于用人,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商汤灭夏桀,建立商朝,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夏禹治水有功,划定九州,建立夏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开创者。他们顺应天时,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历史的发展。武则天列举这些历代圣君的功绩,意在表明自己的统治同样是顺应历史潮流,继承了历代圣君的治国理念,为自己的统治寻求历史的依据和合法性。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笔锋一转,直接切入对当下武周政权统治的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