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宗皇帝李适诗之十一
盛世华章中的家国情怀——《丰年多庆九日示怀》赏析
丰年多庆九日示怀贞元十八年九月癸亥重阳,御制诗赐群臣。
爽气肃时令,早衣闻朔鸿。
重阳有佳节,具物欣年丰。
皎洁暮潭色,芬敷新菊丛。
芳尊满衢室,繁吹凝烟空。
惠合信吾道,保和惟尔同。
推诚至玄化,天下期为公。
在唐代诗歌的灿烂星空中,唐德宗李适的《丰年多庆九日示怀》宛如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星辰,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贞元十八年(802 年)的九月重阳节,德宗皇帝满怀欣喜,挥笔写下这首御制诗赐予群臣,诗中不仅描绘了重阳节热闹喜庆的氛围,更饱含着他对国家昌盛、君臣和谐的深切期望,以及对治国理政的深刻思考。
逐联细品,诗意尽显
1 爽气肃时令,早衣闻朔鸿:诗的开篇,德宗以敏锐的笔触捕捉到重阳节独特的时节特征。秋意渐浓,清爽的气息弥漫在天地之间,仿佛为整个世界带来了一种清新而庄重的氛围。“肃时令”三个字,生动地表现出秋天的肃杀之气,却又不失清爽宜人,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变幻。而“早衣闻朔鸿”则进一步描绘出秋日的景象,人们早早地穿上了秋衣,以抵御渐凉的秋风。此时,北方的大雁也开始南飞,它们的鸣叫声划破长空,为秋日增添了一份灵动与生机。这一句以“爽气”和“朔鸿”两个意象,巧妙地营造出清朗、开阔的秋日氛围,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秋高气爽的重阳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和谐。
2 重阳有佳节,具物欣年丰:此联直截了当地点明了重阳节的喜庆主题。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美好的祝愿。而在这一年的重阳节,丰收的景象更是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悦与繁荣。“具物欣年丰”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万物都在为丰收而欢欣鼓舞的场景。田野里,金黄的稻谷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丰收的喜悦;果园中,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不仅是农作物,世间万物似乎都在这丰收的季节里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慷慨与恩赐。这一句充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