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指的是战国时期韩国的贵族后裔,凭借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韩王成就一番事业;“华宗辅汉王”则是指汉朝的宗室成员,他们在刘邦建立和巩固汉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汉朝的繁荣稳定立下赫赫战功。诗人将张说比作这些历史上的贤才,一方面赞扬他出身名门,拥有高贵的血统和深厚的家族底蕴;另一方面,更是高度肯定他卓越的才能和对大唐的忠诚,相信他能够像先辈一样,为大唐的稳定与繁荣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光辉篇章 。
颈联:才学出众,无人能及
“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茂先”是西晋时期以博学多闻着称的张华,他学识渊博,对各种事物都有着深入的了解;“平子”则是东汉时期才华横溢的张衡,其文章写得精妙绝伦,流传千古。然而,在诗人眼中,与张说相比,张华会因自己的博物而自愧不如,张衡也会因自己的文章而略显逊色。这一对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力夸赞张说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还是文学素养方面,都达到了出类拔萃的境界。这种夸张的赞美,不仅突出了张说的非凡才能,更为他此次巡边增添了一份智慧与文化的独特魅力 。
颈联:尽忠职守,御敌靖边
“尽节恢时佐,输诚御寇场。”这两句诗饱含着唐玄宗对张说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在边疆地区竭尽全力,尽忠职守,成为朝廷在边疆的有力支柱。“尽节恢时佐”,强调张说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当下的朝廷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辅佐,以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推动边疆事务的顺利开展。“输诚御寇场”则着重突出在抵御外敌的战场上,张说要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的忠诚和热血,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扞卫国家的边疆安全,守护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
颈联:三军出征,气势磅礴
“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这一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的出征画面。“三军临朔野”,浩浩荡荡的军队如汹涌的潮水般,迅速抵达北方的原野。“三军”指代全军,象征着大唐军队的强大阵容和无坚不摧的力量;“朔野”点明了边疆地区,那里是战火纷飞的前沿,也是守护国家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