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李隆基诗之五十二
游兴庆宫:盛世下的家国情怀与兄弟情谊——《游兴庆宫作并序》赏析
游兴庆宫作并序 一作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作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登勤政务本及华萼相辉之楼。所以观风俗而劝人,崇友于而敦睦。诗以言志,歌以永言。情发于衷,率题此什。
代邸青门右,离宫紫陌陲。
庭如过沛日,水若渡江时。
绮观连鸡岫,朱楼接雁池。
从来敦棣萼,今此茂荆枝。
万叶传馀庆,千年志不移。
凭轩聊属目,轻辇共追随。
务本方崇训,相辉保羽仪。
时康俗易渐,德薄政难施。
鼓吹迎飞盖,弦歌送羽卮。
所希覃率土,孝弟一同规。
唐玄宗的《游兴庆宫作并序》是一篇兼具文学价值与思想深度的佳作,以其细腻笔触、丰富情感和深刻内涵,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大唐盛世下的宫廷游乐图,其中既有兄弟间的融融情谊,又饱含对国家治理的深沉思考。
序:同游缘起,志在敦睦
序文“暇日,与兄弟同游兴庆宫。登勤政务本及华萼相辉之楼。所以观风俗而劝人,崇友于而敦睦。诗以言志,歌以永言。情发于衷,率题此什”,清晰且温情地阐述了此次出游的背景与目的。在繁忙政务的闲暇间隙,唐玄宗选择与兄弟同游兴庆宫,这份闲适之举背后,实则蕴含着深远的家国情怀。勤政务本楼,是唐玄宗时刻提醒自己勤勉治国、关注民生的象征之地,每一次踏上此楼,他都会反思朝政得失,思索国家发展的方向;而华萼相辉楼,取“萼”与“萼”相互依存、同气连枝之意,用以彰显兄弟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此次出游,一方面,唐玄宗希望通过观察兴庆宫周边百姓的生活百态,了解民间风俗,以便更好地推行政策,鼓励百姓安居乐业;另一方面,他也珍视与兄弟共处的时光,期望借此次同游,进一步增进兄弟间的友爱,使家族氛围更加和睦。这种将个人的游乐时光与国家治理、家族和谐紧密相连的表达,为全诗奠定了温情与责任并重的情感基调,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唐玄宗作为君主,对国家和家族的深切关怀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