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169章 李隆基《平胡》(1/5)
    唐玄宗李隆基诗之五十一

    扬威平胡,志在安邦——《平胡并序》赏析

    戎羯不虔,窃我荒服。命偏师之俘翦,彼应期而咸殄。一麾克定,告捷相仍。爰作是诗,聊以言志。

    杂虏忽猖狂,无何敢乱常。

    羽书朝继入,烽火夜相望。

    将出凶门勇,兵因死地强。

    蒙轮皆突骑,按剑尽鹰扬。

    鼓角雄山野,龙蛇入战场。

    流膏润沙漠,溅血染锋铓。

    雾扫清玄塞,云开静朔方。

    武功今已立,文德愧前王。

    唐玄宗的《平胡并序》是一首以边疆战事为背景,兼具历史叙事与情感抒发、政治思考的壮丽诗篇。全诗围绕大唐军队平定胡虏叛乱展开,生动展现了战争的波澜壮阔,深刻反映了诗人的家国情怀以及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

    序:叛乱背景,作诗缘起

    序文“戎羯不虔,窃我荒服。命偏师之俘翦,彼应期而咸殄。一麾克定,告捷相仍。爰作是诗,聊以言志”,短短数语,却清晰地勾勒出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与缘由。边疆地区的戎羯等少数民族,向来是大唐版图中需要妥善安抚与治理的部分,然而他们却心怀不轨,公然违背藩臣应有的恭顺,悍然侵占大唐的边疆领土。这些荒服之地,本应在大唐的恩泽下安居乐业,如今却因叛乱陷入动荡。唐玄宗作为一国之君,果断下达指令,派遣偏师出征平叛。大唐军队不负使命,如同神兵天降,迅速出击,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敌人一举歼灭。捷报如同雪花般纷纷传回朝廷,每一封战报都承载着胜利的喜悦与荣耀。诗人有感于这场迅速而辉煌的胜利,心中豪情激荡,于是挥笔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志向,为全诗奠定了激昂振奋的情感基调,也让读者在开篇便对诗歌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有了清晰的认知,仿佛被带入那个战火纷飞却又充满热血与希望的时代 。

    首联:胡虏猖獗,叛乱骤起

    “杂虏忽猖狂,无何敢乱常。”诗歌开篇,如一声惊雷,直陈胡虏的猖獗行径。“忽”字犹如一把利刃,瞬间划破了边疆原本的宁静,凸显出叛乱的突如其来,让大唐毫无防备。这些杂虏,平日里隐匿在边疆的暗处,却在某一时刻突然暴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