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162章 李隆基《赐崔日知往潞州》(3/4)
基本生活,稳定社会秩序。这一联是对崔日知治理潞州经济方面的具体要求与美好展望,充分体现出唐玄宗对民生问题的高度关注和对地方治理的务实考量。

    颈联:移风易俗,德治为上

    “扬风非赠扇,易俗是张琴。”此联巧妙运用典故,表达了唐玄宗对崔日知治理方式的独特期望。“扬风非赠扇”反用东汉廉范的典故。廉范在担任蜀郡太守时,废除旧制,允许百姓夜间劳作,百姓因此受益,作歌称赞“廉叔度,来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绔”,后世便以赠扇来赞誉官员的善政。而此处“扬风非赠扇”,意思是治理地方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物质恩赐,而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为百姓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条件。“易俗是张琴”则化用宓子贱治理单父的典故。宓子贱治理单父时,以礼乐教化为本,“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使得当地社会风气大为改观。唐玄宗希望崔日知能借鉴宓子贱的治理方式,在潞州以道德感化、礼乐教化等方式来治理地方,通过提升百姓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达到移风易俗的目的,让百姓在良好的社会风气中安居乐业,展现出对崔日知治理智慧的高度信任和期待。

    尾联:功绩期许,恩赏在前

    “藩镇讴谣满,行宫雨露深。会书丞相策,先赐颍川金。”诗歌的尾联描绘了对崔日知未来在潞州工作的美好展望以及朝廷的承诺。“藩镇讴谣满”,诗人仿佛已经看到崔日知成功治理潞州后的景象,百姓们对他的功绩赞不绝口,到处都传颂着歌颂他的歌谣。这不仅体现出崔日知治理的显着成效,也反映出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满足和对官员的爱戴,是对他未来工作的美好期许。“行宫雨露深”则表示朝廷会像雨露滋润大地一样,给予崔日知丰厚的恩泽和支持。无论他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朝廷都会作为他的坚强后盾,肯定他的努力和付出,让他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开展工作。“会书丞相策”期望崔日知能像贤能的丞相一样,高瞻远瞩,制定出有利于地方发展的良策,为潞州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先赐颍川金”以西汉黄霸治理颍川因政绩卓越受赏为典,暗示崔日知只要在潞州取得优异的治理成绩,必然会得到朝廷丰厚的奖赏,这既是对他的激励,也是朝廷对他的承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