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140章 李隆基《送贺知章归四明》(2/3)
一转,虽然不舍,但李隆基更尊重贺知章内心的高尚追求。他明白,贺知章的归隐并非一时冲动,也不是外界逼迫,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自我本真的坚守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这种对他人志向的尊重,彰显出李隆基作为君主的宽广胸怀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也让这份送别之情多了一份理性与温情。

    3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颈联将视角转向贺知章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寰中得秘要”,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贺知章在世俗的纷繁中已领悟了道家的真谛,那些深奥的道家思想,在他心中已融会贯通。这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人生阅历的沉淀,使他拥有了超凡的智慧和豁达的心境。“方外散幽襟”,归隐之后,贺知章摆脱了官场的束缚,置身于世俗之外,能够尽情地抒发内心深处的幽情。他可以漫步山林,聆听鸟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可以与清风明月为伴,与山川草木对话,让心灵在自由的天地间得到舒展和升华。这两句诗,展现出贺知章归隐生活的悠然自得,也让读者感受到道家思想对他的深远影响。

    4 独有青门饯,群僚怅别深:

    尾联描绘了一幅庄重而深情的送别场景。“独有青门饯”,李隆基特意命群臣在青门设宴为贺知章送行。青门,在古代长安东南门,是人们送别远行之人的重要地点,在这里设宴,更增添了离别的氛围。“独有”二字,强调了此次送别的特殊意义,彰显出贺知章在众人心中的特殊地位。“群僚怅别深”,朝中的同僚们也都沉浸在深深的离别之痛中,他们与贺知章共事多年,彼此之间情谊深厚,如今他的离去,让大家感到无比惆怅。这一送别场景,不仅体现了李隆基对贺知章的尊重和眷恋,也从侧面反映出贺知章在朝中极高的人望和影响力,他的人格魅力和才华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众人敬仰的对象。

    整体赏析

    1 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以送别贺知章归乡为主题,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中既有对贺知章高尚品德和超凡才华的赞美,将他视为贤达的楷模;又有对他归隐选择的理解和尊重,展现出对归隐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通过送别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贺知章的深厚情谊以及群臣的不舍之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纽带。这种情感的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