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
远远望去,骊山高耸入云,仿佛与天际相连,那雄伟的身姿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愈发壮观。诗人不禁展开想象的翅膀,预想华清池的温泉此刻正升腾起袅袅烟雾。骊山作为皇家的避暑胜地,华清池的温泉更是闻名遐迩,这两句诗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与想象力,让人对那神秘而奢华的温泉宫充满向往。
9 烟雾氛氲水殿开,暂拂香轮归去来:
想象中,温泉的烟雾弥漫在空气中,如梦如幻,水殿的门缓缓打开,仿佛开启了一个神秘的世界。那精美的建筑、华丽的装饰,无不彰显着皇家的奢华与气派。诗人的香车在这如梦似幻的氛围中暂时停留,随后又缓缓离去,这一画面充满了诗意与浪漫,也让人感受到皇家生活的高贵与神秘。
10 今岁清明行已晚,明年寒食更相陪:
旅途接近尾声,诗人不禁感叹,今年的清明出行已然有些晚了,没能尽情领略节日的美好。但他心中满是期待,盼望着明年的寒食节能够再次踏上这美好的旅程,与春日美景、热闹节日再度相伴。这两句诗以期待未来相聚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的珍惜,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给全诗画上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句号。
整体赏析
1 主题与情感:
这首诗紧紧围绕寒食节与清明节展开,通过对旅途中自然美景、市井生活、贵族活动以及皇家胜景的全方位描写,为我们呈现出大唐盛世的繁华与热闹。诗人在欣赏美景、感受节日氛围的同时,也敏锐地捕捉到时光的悄然流逝,流露出对时光一去不复返的感慨。而诗末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则又为整首诗注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2 艺术手法:
诗中意象丰富多样,“芳树”“垂杨”“曙色”“和风”等自然意象,营造出清新明媚、生机勃勃的春日画卷;“蹴鞠”“秋千”“香轮”等人文意象,生动展现了大唐的社会风貌与生活场景。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运用也十分巧妙,“直为经过行处乐,不知虚度两京春”,将旅途中的欢乐与时光的悄然流逝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时光虚度的感慨;而自然美景与节日繁华的相互衬托,更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