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101章 李世民《句》(1/2)
    太宗李世民诗之一百

    雪耻除凶彰雄略,勒石灵州铸史诗:李世民诗句赏析

    句

    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本纪》云:贞观二十年秋,帝幸灵州,破薛延陀。时铁勒诸部遣使相继入贡。请置吏,北荒悉平。帝为五言诗,勒石于灵州,以序其事。今止存此。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题河中府逍遥楼》江邻几《〔杂〕志》逐联整体赏析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雄才大略,铸就了贞观盛世的辉煌篇章。贞观二十年(646年),大唐军队成功破薛延陀,随后铁勒诸部归顺,李世民亲赴灵州招抚,并勒石作诗。“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这两句诗,宛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豪迈的壮志豪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李世民的政治抱负与对国家、民族的担当。

    “雪耻酬百王”:历史责任与使命担当

    “雪耻酬百王”,短短五个字,却蕴含着跨越千年的深沉情感与坚定决心。自秦汉以来,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就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威胁着中原王朝的安宁。历代君王虽奋力抵抗,却仍有诸多遗憾与屈辱,那些被迫和亲的无奈、国土被侵的悲愤,成为了中原王朝历史上一道道难以愈合的伤疤。

    李世民登基后,以其敏锐的战略眼光和果敢的决策,将消除北方边患视为己任。“雪耻”二字,掷地有声,那是对历代君王所受屈辱的深切共情,更是向天下宣告要为国家和民族洗刷耻辱的钢铁誓言。他深知,军事上的胜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在政治和文化层面重塑国家的尊严与威望。这不仅需要强大的军事力量,更需要深远的战略谋划与政治智慧。李世民积极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整军经武,提升军队战斗力;同时,他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恩威并施,试图从根本上解决边患问题。他的这一决心,体现了一位君主对国家和民族历史的深刻责任感,以及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非凡气魄。他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为目标,为后世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

    “除凶报千古”:丰功伟绩与历史期许

    “除凶报千古”,则将李世民的视野从当下的胜利延伸至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