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夜读全唐诗 > 第33章 《初春登楼……述怀》(1/4)
    太宗李世民诗之三十二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镂丹霞锦一作铺岫,残素雪斑岑。拂浪堤垂柳,娇花鸟续吟。连甍岂一拱,众干如千寻。明非独材力,终藉栋梁深。弥怀矜乐志,更惧戒盈心。愧制劳居逸,方规十产金。

    登楼揽胜,以诗明志——唐太宗《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中的睿思与卓见

    《初春登楼即目观作述怀》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首富含哲理的诗作。李世民凭借登楼眺望的春日景致,抒发内心感慨,同时深刻寄寓了治国理政的深刻反思,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代雄主“居安思危”“慎终如始”的非凡政治智慧。接下来,让我们通过逐联解析与整体赏鉴,深入领略这首诗的深邃内涵与独特魅力。

    逐联赏析

    首联:凭轩俯兰阁,眺瞩散灵襟

    “俯”字延续了《望终南山》中“俯渭水”那种居高临下的统御视角,不过,此处的“兰阁”作为藏书之所,这一意象暗示此次登楼的目的更侧重于思想层面的沉淀与思索。“散灵襟”巧妙化用嵇康“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之意,将帝王的视野从现实的物理空间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精神领域,深刻揭示出“观物取象”这一认知过程中的自觉意识,展现出唐太宗对世间万物观察与思考的深度。

    颔联:绮峰含翠雾,照日蕊红林

    此联延续诗人对于色彩哲学的精妙运用。翠雾呈现出的青色,象征着《周礼》中“以青圭礼东方”所代表的蓬勃生机,寓意着春天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红林所展现的赤色,契合《尚书·洪范》中“赤者,火之色”的礼法内涵,代表着庄重与正统。“含”“照”两个动词赋予自然景物以人格化的特征,仿佛自然也在践行着“仁政养民,德化育物”的治国逻辑,暗喻国家治理需以仁德为基础,以礼法治国,使万物得以滋养与发展。

    颈联:镂丹霞锦岫,残素雪斑岑

    诗人以细腻的工笔描绘出自然景色中蕴含的乾坤之道。霞锦的绚烂与雪斑的素净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张力,“镂丹”象征着礼乐对国家的精心雕琢,如同绚丽的云霞装点山峦;“残素”则寓意着法度的留白,如同残雪点缀山巅,暗示在国家治理中,既要有完善的制度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