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常青成功用一支三八大盖从陈石头口中获得了一切故事逻辑。
在陈石头口中,陈常青一家属于早年跟着祖父移居海外的。后来大伯,也就是陈常青的老爸带着年幼的陈常青回来认祖归宗,算是在三溪村的陈氏族老们眼中留过那么个浅显的印象。
然后就是在差不多一个月前,陈常青一身狼狈跑到了三溪村,身上带着陈常青老爸写给族老的信,所以陈常青才留在三溪村。
后来还因为陈常青识字,懂得多,所以还当上了游击队队长。
据族老说,本来是要推荐到八路那边去的,可惜陈常青有些内向,暂时拒绝了族老的好意。
至于三溪村的游击队,其实压根没有多少武装力量。
按照陈石头的说法,三溪村坐落在半山腰,村后就是莽莽群山,山脉连绵跨了好几个地方。
因为环境原因,三溪村务农耕种的人口不多,整个村子更多的是年轻一辈到外面讨生活,年老或者身体不好的留在村里随便种点田地过日子。
鬼子每回来扫荡,也大致知道三溪村是个穷乡僻壤,根本不愿意多来。就算是偶尔来了,面对村民集体逃进村后大山的三溪村,也就是放个火,拆个房子然后走人了事。
三溪村的游击队,平日里除了对付一下山里的野兽和小股的土匪,其实干的更多的是这个站岗放哨,留意鬼子大部队行踪,然后提前给村里预警的事情。
这一次之所以搞得那么狼狈,据说是鬼子在八路那里吃了亏,准备在各地交通要道建碉堡驻扎,正在四处强征村民去干活。
因为鬼子封锁线的突然改变,让附近村子里逃难的路线只能跟着改变。
原本从山东面山脚下王各庄进山路线,变成只能绕一大圈,跑到山西面进山,先是在三溪村中转一下,然后才继续进山。
三溪村这一次进山的队伍,因此多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整个队伍足足多了几百号人。
这么庞大的队伍,又是不同乡村的,各种组织协调全靠着各村的老一辈吆喝,期间还夹杂着张家长李家短各种鸡毛蒜皮的事情,导致三溪村原本早应该进山的队伍硬生生被拖住了脚步。
后来还是因为陈石头一脸惶急从村外跑进来送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