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听闻高将军虽年少英才,却因守孝之故,至今没有娶妻。”
“这可是大好机会,若能和他结成亲家,何愁他不予重用。”
“此话有理。”孙士廉眼眸一亮,“自古以来,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枕头风一吹,威力堪比千军万马。”
“只是,我家并无适龄女儿。”孙士廉转而苦恼道。
他膝下唯有一子,而族中之女,不是年龄太小,便是身份不合,不觉十分遗憾。
管事低笑一声:“郎君,可是忘了您外甥女,皎姑娘,年方十八,仍待嫁闺中呢。”
“皎儿?”孙士廉先是一喜,后又一叹,“皎儿天生丽质,贤惠识大体,喜读文史,见解不凡,当为世间奇女子。”
“只是,她命格殊异,不同于常人。”
管事同样心生叹息,皎姑娘为人良善,从不轻贱他们这些奴仆,反而关照有加。
只可惜,被声名连累,至今无人敢娶。
她的兄长正是杨烨,兄妹俩本是秦州杨氏子弟。
父亲为杨镇,原配崔氏,出身名门大族——清河崔。
崔氏生下一子一女,便因病去世。
长子为杨猛,长女为杨嬛。
杨镇后又续弦,娶了孙士廉之妹,同样生下一子一女,便是次子杨烨,次女杨皎。
自从杨镇撒手人寰,便由长子杨猛继承家主之位,他厌恶孙氏母子三人,将他们赶出家门。
这才被孙士廉接回家中抚养,那时,兄妹二人不过八九岁。
一晃十几年过去,两人皆已长大成人。杨皎更是出落得窈窕淑女,颇有名门闺秀之风范。
孙士廉视这个外甥女为掌上明珠,一心为她打算,到了及笄之年,便为她多番相看青年俊杰。
只是,杨皎忽然染上气疾,胸闷气短,每每咳嗽不止。
孙士廉忧心不已,为她遍寻名医,可惜,苦口良药不知喝了多少,仍无法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