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一斗两百钱呢,便是除去一路成本、人吃马嚼的花费,也有不少赚头。”
“原来如此,反其道而行之?”裴季恍然大悟,由衷赞叹道,“刺史大人果然是天纵之才,此计甚妙,妙不可言呐!”
……
却说那春秋书院,藏书阁中,荀夫子与三位弟子正端坐叙话。
这三人皆出身不凡,为兰州大族——吴氏、刘氏与周氏子弟。
唯有亲传弟子,才与授业恩师气运相连,受到重视。至于书院中其他人,不过是学生,如同记名弟子。
若是高楷在此,便可看到这三人气运惊人,个个头顶青气如云,正中更有点点红光。
左侧一位弟子,更有一缕紫光闪耀,这可是宰相之命!
这人便是大弟子刘文敬,其余两位一个名吴弘基、另一个为周顺德。
荀夫子抚须道:“为师之前吩咐,你们可都遵照而行了?”
三人齐声道:“不敢违师命,我等已劝言家族离开金城,前往渭州投靠李家。”
“如此甚好。”荀夫子颔首笑道,“那高楷命不久矣,迟早是宗重楼刀下亡魂。”
“留在城中,反倒危险。不如趁早离去,辅佐李家,争一份从龙之功,日后封侯拜相、光耀门楣。”
三人连忙躬身道:“谨遵恩师教诲。”
大弟子刘文敬忽然面露疑惑:“恩师,那高楷死期将至,本不足为虑,为何还要动摇粮价,这岂不是便宜了那些奸商?”
荀夫子笑道:“乱中方能取利,此法坏去那高楷名声,百姓必然唾弃。”
“日后,我等出面平息粮价,以李家名义行善事,赈济灾民,必能得民心所向,何愁大事不成。”
“至于高楷,不过是冢中枯骨,不必理会。”
刘文敬赞叹道:“恩师智谋无双,我等钦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