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伙听陈雪这么说,立刻跳起来:“我这里有十二色的钱,你想花十块钱就全拿走,那我不是亏死了,不干不干。”
“那就没办法喽。”陈雪摊了摊手,转身就走。
她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数着:“一,二,三……”
果然,小伙子在后面嚷道:“哎,算了算了,看你喜欢,这个线十二色的我也不多要你钱,一共二十块钱,要就要,不要拉倒。”
陈雪没同意:“不行,顶多十二,再多没有了。”
那人看陈雪态度坚决,只好道:“行行行,十二就十二。”
陈雪这才又走回去:“那就多谢你啦,我还真会用这个线攒花打络子,回头做好了我送你两个。”
听她这么说,小伙子脸色好转了一些:“那可就说好了,我经常在这边练摊儿。我下次再看到你,可得跟你要。”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拿出个塑料袋,把十几卷线一并装进去。
陈雪一挑眉:“练摊儿?你北京人儿?”
一听陈雪这么说话,小伙儿也乐了:“是啊,妹子你也北京人?”
陈雪笑着点点头,她这口音可没有什么北京味儿,应该算是标准普通话,要不是故意带上口音,别人还真听不出来她是北京那边的。
小伙子是个自来熟,看到陈雪点头,就说道:“怪道是我们北京老乡,我说这么心灵手巧呢,这种丝线都没有人认得,就你认得出来。我叫武清华,经常跑香港带货,你要是有什么要买的,可以给我捎信,我可以帮你带。”
陈雪答应着:“行啊,我要真有什么想买,肯定来找你。你这名字叫清华,难不成是清华大学毕业的?”
“嗨,我倒是想,可惜这名字白叫了,就混了个初中毕业。我说真的,妹子,我在这边难得见到个北京人儿,可得认识认识。你答应我的这个络子,可不能忘了啊。”
“行,一定忘不了你的。我叫陈雪,络子我下次进城的时候就带给你。”
“好咧,我要是有好货,也给你留一件。”
两人互留名字又聊了几句,才各自走了。
陈雪在市集上又逛了逛,看到一家理发店,就走了进去。
原身留了长长的头发,编成两条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