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简单的,和平常准备便当没什么不同。”便当受到称赞后林千秋摇了摇头回道,然后还说了自己是怎么制作的。
“这样啊,那下次我也试试吧。”芽衣跃跃欲试地从自己的饭盒里夹起一块玉子烧,语气有些在意地说:“说起来,千秋的女子力什么时候也变这么高了?这样下去,我们就更比不上了。”
林千秋过去家政课上的表现也只能说是不好不坏,甚至比班上多数女孩要差。现在回想起了上辈子的事,有了充足的经验,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芽衣突然这样说,其实也谈不上恶意,只是这时候的女孩子确实会很在乎这些。
哪怕是四十年后的日本,‘好嫁风’依旧是女生最不会出错的风格。女生会下意识和身边其他同龄女生比较,想要成为其中的胜者,吸引到更多异性的关注,然后从中挑选最合适的,从而在‘婚姻’上获得成功!
何况现在是1980年呢!说是八十年代是日本女生最有自信的时代,似乎这个年代的日本女生更‘解放’,更不会囿于婚姻?其实怎么可能呢!时代大体是向前走的,现实就是八十年代的日本有更多的家庭主妇,女性初婚初育年龄也更低。
这时甚至还没有颁布影响深远的《男女雇佣机会均等法》(这项法律要在1985年才制定颁布),用人单位在录用员工时,对男女求职者的差别对待还不是暗着来的,就明明白白地摆在台面上!至于男女同工不同酬,那更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同样的工作,男性职员比女性职员工资更高,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多数人,包括多数女性,也会觉得男性才是社会和家庭的顶梁柱。而女性就算不会在将来回归家庭,也不会有人要求她们支撑起一个家。既然是这样,当然要给予男性更多的‘支持’。
四十年后的女性职员尚且会因为工资不如同工男性,职业天花板低,婚姻相比起职场成为更有‘性价比’的选择。现在的女生就更别说了,除了个别女性,大家多数都是奔着将来做个优裕的全职太太去的。
而有这样的‘目标’,日常难免有一些雌竞意识——说是‘雌竞’或许太严重了,但意思是那个意思。
“是啊,千秋这样的美女,即使女子力不够,也没问题吧。”另一个围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