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也不一定,如果水平太低,又或者完全按棋谱下棋,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都没有‘东西’可看,那能看出什么?
结果怎么说呢,水平还是有的,毕竟能花报名费参加比赛,至少在常来围棋会所的棋友中算是不错的。考虑到此时日本围棋水平,以及民间的围棋热度,在业余棋友中水平不错,至少就筛掉了真正的臭棋篓子。
可别小看‘臭棋篓子’,能被说臭棋篓子,至少也是会下,多少懂一些的,只是下的不算好罢了。
然而对林千秋来说还是太简单了,她几乎是速通了下午的那盘棋。
下午三点开始的第二轮,一个小时不到对方就投子认输了——其实还可以更快的,对方在布局阶段就处处漏风了,但因为是业余棋手,反而没那么容易看清楚自己毫无希望了。于是林千秋只得是陪着对方打谱,打到对方确定自己无力回天,这才算完。
完后时间还很早,林千秋去看了决定自己对手的棋局,觉得两个棋手都中规中矩。
等到5点对手决出来了,她也就放心去商业街的小店吃饭了——懒得特意回家做饭,也是觉得棋赛奖金十拿九稳,就不在意在外就餐的小开销了。
餐后消食散步,直到要开局了才赶回围棋会所。
第三轮棋局,对手就像她之前判断的那样‘中规中矩’。林千秋也没有出奇招,照旧是陪着打谱的一局,最后也是赢的对方摸不着头脑——都照着定式来了啊,变化都下出来了,怎么就输了呢,而且还输了这么多?
第三轮结束,也就是准决赛了,包括林千秋在内,只剩下4个棋手。也就是这个时候,新的对手才给林千秋留下了一些印象。她的准决赛对手没有那么‘中规中矩’,是个挺喜欢用骗招的,时不时就要藏一个小飞刀什么的。
说实话,因为不熟悉这个年头的某些定式、流行下法等(毕竟很多后来都淘汰,或者半淘汰了),所以她缺乏足够的敏感度,还真会踩进有的骗招里。但问题是,踩进去了也没用,因为棋力和围棋理念的差距,无知无觉也就平趟出来了。
甚至平趟出来后,她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刚刚是飞刀。
这其实类似ai围棋时代的普通职业围棋手,遇到了几十年前的顶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