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兵部尚书站出来附和:“陛下,吏部尚书所言极是。”
“韩国公辅佐陛下多年,其能力与忠心有目共睹。”
“由他出任丞相,定能将朝堂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助力我大明繁荣昌盛。”
紧接着,太常寺卿也站出来拱手说道:“臣附议。”
“当下正是我朝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位经验丰富、威望颇高之人统领中书省,韩国公无疑是最佳人选。”
李善长表面上神色如常,内心却波澜起伏,微微抬头,目光紧紧盯着朱元璋,试图从皇帝的表情中捕捉到一丝情绪变化。
朱元璋脸上并无明显喜怒,微微靠向椅背,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不紧不慢地思索着。
就在这时,刘伯温稳步走出,先是向朱元璋行了一礼,而后缓缓说道:“陛下,韩国公的确能力出众,经验丰富。”
“但如今朝堂正值改革关键时期,诸多新政亟待推行,丞相之位,不仅要统筹全局,更要与改革思路高度契合。”
“此事干系重大,还需从长计议,切不可仓促决定。”
“依臣之见,不如再过些时日,待局势更加明朗,各方意见充分权衡之后,再深入商讨此事,或许更为妥当。”
李善长心中暗自恼怒,可又不敢表露分毫,只能强压着情绪,静静地站在原地。
还没等李善长有所反应,宋濂也站了出来,恭敬地说道:“陛下,既然此事在朝堂上争议颇多,一时难以定论,臣斗胆有一建议。”
“不如由太子殿下暂领中书省事务。”
“太子殿下仁厚聪慧,且一直跟随陛下学习治国理政之道。”
“若能暂领中书省,既能锻炼太子殿下,也能确保中书省事务有序推进,待局势明朗,再议丞相人选,也为时不晚。”
李奥关掉手机,推了推身旁正专注敲击笔记本的楚兰心,小声嘟囔道“李善长这家伙,怎么还敢盯着丞相位子啊。”
楚兰心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小声解释“李善长又不知陛下有废除丞相制度的心思,这次改革这么多事宜,他肯定想在丞相的位子上给淮西集团争取更多的权利与利益。”
李奥满脸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