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为民回来后,不等他安稳下来呢,查剑英和陈建公跑了过来。
两人是得知他回来后,特意感谢胡为民的。
“胡老师,真是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文学社还在小打小闹呢!”
原来,在胡为民为文学社众人的稿子点评过后,还真有两个人的小说投稿成功。
虽然只是在报纸上刊载,而不是文学杂志,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一时之间,文学社内创作气氛浓厚,大家都想做下一个能在报刊上发表小说的人。
胡为民认真道:“不用谢我,我的建议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还得是你们自己。”
查剑英和陈建公两人嘿嘿一阵傻笑,觉得胡老师人好,说话又好听,他们可太喜欢了。
“胡老师,听说你的小说要被拍成电影了?”
胡为民道:“刚完成剧本的创作阶段,拍成电影可能还要一段时间呢。”
“哎呀,胡老师以后真要成文艺工作者了,那我们要怎么办啊!”查剑英既为胡为民高兴,又为文学社好了个指导者而感到忧心。
“你这是想到哪了?”胡为民摇摇头,感到好笑,“我又不是要去北影厂当编剧,今后燕大才是我的主战场。只要有空,我可以帮你们多审些稿子。”
陈建公激动道:“胡老师,你这么说,我们可当真了!”
他没想到来祝贺胡老师的小说要拍成电影,还能碰到这种意外之喜。
不说别的,下学期文学社要是再招人,凭借胡为民的名头,就能为文学社多招上不少人。
胡为民神情变得格外认真:“我这人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一个唾沫一个钉子,怎么会说话不算数?我觉得咱们国家即将进入文学的黄金时代,文学社乃至燕大要是能多出些文学大家,也是好的。”
“胡老师,你真是我们文学社的恩人啊!”查剑英眼眶都红了。
怪不得胡老师能成作家,作品还能被改编成电影,就凭这气度和眼界,真就燕大年轻人中的独一份啊!
……
回来这几天后,胡为民除了上班,真就做到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窝在家里写他的新作《孩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