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之行结束后,胡为民很快收到青年报寄来的稿酬,一共三百五十块钱。他这点钱还够不上稿酬个税起征点,倒用不着交税。
解决了近期的一件大事后,胡为民一下子清闲了下来,这让最近几个月一直忙着写作的他有些不适应。
当然,他也不是奋斗逼,更不是自虐狂,没兴趣疯狂pua自己。
他写作是为了什么?
一开始是为了在妻子和丈人面前长脸,后来呢,是为了快点凑够租金,并确保自己即使被龚修文找借口开除,也有足够的钱继续在燕京生活下去。
现在他都要离婚了,龚家那边已经不用在意,手里的钱也足够自己逍遥一段日子。
既然如此,他当然是能摸鱼就摸鱼。
因此,之后几天里胡为民一边等待着《甜蜜蜜》在青年报连载,一边在文学社和查剑英、陈建公等人聊天打屁,哦不,是指导他们文学创作。
除此之外呢,他又见了吴祖湘几次,倒是在老教授那里混了个脸熟。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终于在1979年十二月十五日这天,胡为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甜蜜蜜》正式在《燕京青年报》小说连载栏目里开启连载。
这一天,对胡为民来说意义非凡,对中国文学史来说,这也是值得铭记的。在后世研究者来看,正是胡为民的中篇小说连载,让他进入了燕京千家万户的视野中,也为他的文豪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过,在1979年的当下,还没有人认识到这一点。
在这个年代,文坛名宿活跃的并不少,青年文学才俊也如过江之鲫,胡为民与之相比,也不过沧海一粟,不足道哉。
当然,他的作品还是引起了许多《燕京青年报》读者的注意。
说到底,《甜蜜蜜》这部作品放在这个年代,真是降维打击。
就说这部小说开头的这一千五百字,就极为吸引读者的眼球。
“晨曦初现时,金丝刺绣的丝绸窗帘透入一缕柔光,轻抚过四柱帷幔床上沉睡的眉眼。天鹅绒被褥下伸出的纤手刚触到鎏金床铃,门外便传来三声克制的叩响——管家捧着镶嵌祖母绿的银托盘躬身而入,身后十二位女仆如雁阵般静立,手中托着今日的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