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新西兰奥克兰高等法院
李茂才的辩护律师用指尖轻敲《中新引渡条约》第17条:“贵方提供的鱼雷管照片未经第三方公证,海底打捞程序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03条……”话音未落,公诉人突然投影出1992年苏联黑海舰队维修记录,泛黄纸页上赫然标注:【ak-225号鱼雷发射管序列号0927,于1992年11月移交红星号】——与打捞物锈层下的钢印完全吻合3。
旁听席最后一排,穿驼色风衣的女人悄然离场。她遗留的咖啡杯沿检测出甲基苯丙胺残留——与临海港近年查获的新型毒品“蓝珊瑚”成分一致。
08:30 临海市渔业协会副会长办公室
副会长擦拭着父亲遗留的青铜船舵镇纸,窗缝忽然灌入咸腥海风。保险柜暗格内的1998年货车钥匙泛着油光,锁齿凹槽残留的润滑油经质谱分析,竟含有红星号货舱特有的硅藻化石微粒。“当年那辆车运的不是化肥,是裹在麻袋里的导弹制导芯片。”他对着录音笔呢喃,突然将镇纸砸向防弹玻璃——裂纹精准截断窗外狙击手的瞄准基线。
(插图:青铜船舵裂痕中嵌着半枚弹头,硅藻化石在显微镜头下如星群闪烁)
11:55 南海钻井平台“勘探者6号”
蛙人切割开第二具铅封舱,防水胶卷显影出更骇人的画面:1992年苏联军官正将ss-n-25反舰导弹装载至某国巡逻艇,艇身舷号被ai还原为“东渔317”——这正是现任临海渔业协会会长的首艘远洋船!水文专家指出照片背景海浪形态符合北部湾特征,而当日气象记录显示该海域有8级西南风。“难怪他们专挑台风天运货,”陈志强攥紧海图,“惊涛骇浪是最好的掩体。”
14:20 平壤机械厂地下仓库
国际刑警破拆锈蚀的通风管道,尘封的切割机下散落着锆石碎屑——这种苏联航天器隔热涂层材料,竟与临海市十年间六起走私案中的防弹车涂层一致。朝方技术员启动老式x光机,荧光屏上浮现舱体钢板内的隐秘夹层:铅锑合金铸造的导弹燃料槽,表面蚀刻着“黑潮计划”俄文缩写6。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陈志强用棉签蘸取夹层粉末,心想这锑矿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