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种不如靖王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出来的军功更让人信服。
但是,这应该也足够引起了靖王一派的注意,不然,这次南下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
“也就是说,现在在朝中势力方面,睿王不如靖王?”水瑶问。
“是的,就支持者来说,靖王一派的武将较多,文臣也有不少,而睿王这边,读书人,文臣多些,武将寥寥。”
“怎么会这样?那睿王的娘亲当年也是在战场上立过军功的,她的麾下也不支持睿王吗?”水瑶疑惑的问道。
“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我说的这些都是整个朝堂人人皆知的事情,太密辛的事情也不是我一个行医的郎中能知道的。”
云放说道。
当然他还是谦虚了,毕竟身靠嵖岈酒楼这么个消息库,他即使不是太关心,但消息还是很灵通的。
“那师兄你的看法呢?你觉得这两位皇子哪位更适合做太子。”景昊依旧执着之前的问题。
“皇家立储,跟我有什么关系,我能有什么看法?”
云放此言一出,就看见水瑶肉眼可见的垮了脸。
“好吧,就凌稷和凌瑾这两人来说嘛,都不是泛泛之辈。但谁更适合继承大统,要看今后的东文需要什么样的皇帝。
这些年,东文国看上去轰轰烈烈,在南疆,北塞,各处开战,扩充疆土,然而,多年的征战将整个国家的底子耗费一空。
当今皇帝虽然也军功累累,但却也懂得休养生息的道理,自他继位以来,这几年一直休战,于民休养,东文国这两年也才有了些生气。
而凌稷此人,心思深沉,性格敏感,好大喜功,如果他上位,很有可能再燃战火。
凌瑾则不然,此人虽然看似常年闭门读书,实际却走过不少东文的山山水水,于天下政事也无有不晓。
我与他认识时日不长,观他思虑长远,并不以开疆扩土为政绩,反而关心民众疾苦,更适合东文国以后的昌盛发展。”
水瑶和景昊听云放娓娓道来,都觉得耳目一新。
他们两个支持凌瑾,一多半是因为凌瑾本就是谦谦君子,况且是水瑶的亲哥哥,自然不可能帮外人。
而现在云放并不知道凌瑾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