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都是边境的危机。她深知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为楚御分忧,为国家和百姓找到一条出路。于是,她一头扎进了府中的藏书阁,查阅了大量的典籍。那些泛黄的古籍中,记载着历代的战争与和平,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试图从中找到应对此次危机的方法。
白天,她在藏书阁中埋头苦读,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夜晚,她秉烛夜读,灯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困了,她就用冷水洗把脸,清醒一下继续阅读;饿了,就随便吃几口糕点,便又投入到浩如烟海的典籍之中。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姜悦终于对两国边境的地理状况和兵力部署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她发现,两国边境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河流纵横,其中有几个关键的隘口,易守难攻。而邻国此次陈兵的位置,虽然看似来势汹汹,但也存在着一些破绽。
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姜悦心中渐渐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她觉得,一方面要加强边境防御工事,屯兵驻守,利用地理优势,威慑敌军。在那些关键的隘口,修建坚固的城墙和堡垒,布置强弓硬弩,安排精锐士兵驻守,让敌军不敢轻易进犯。另一方面,派遣使者与邻国谈判,探寻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通过外交手段,避免战争的爆发,争取和平的局面。
姜悦将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份详细的奏折,呈递给了楚御。楚御收到奏折后,立刻召集大臣们再次商议。
朝堂之上,姜悦站在众人面前,神色镇定,不卑不亢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却又充满了力量,一字一句,都清晰地传入大臣们的耳中。
“陛下,各位大人。战争乃国之大事,关乎百姓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兴衰荣辱。我们不能轻易发动战争,但也不能一味求和。如今邻国陈兵边境,我们应采取两手策略。加强边境防御工事,屯兵驻守,这是我们的底线,只有让敌军知道我们有足够的实力和决心保卫国家,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同时,派遣使者与邻国谈判,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这是我们的期望。毕竟,和平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
大臣们听了姜悦的话,纷纷陷入沉思。有人微微点头,似乎认同了她的观点;也有人面露犹豫之色,心中还在权衡利弊。
楚御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姜悦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