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嵩山迷踪
2025年秋夜,嵩山主峰气象观测站内,实习研究员林远调试着全息投影仪。屏幕上跳动的卫星云图突然被一道异常光点划破,定位显示在少室山北坡海拔1400米处。
&34;陈墨,你看这个信号!&34;林远猛地转身,撞翻了桌上的咖啡杯。正在整理月壤样本的资深科学家陈墨抬起头,镜片后的目光透过咖啡渍落在投影上:&34;这不是常规卫星信号,更像是某种主动发射的波段。&34;
两人穿戴好防护服,驾驶四驱车冲进浓雾。车载激光雷达在树干上投射出幽蓝光点,突然,前方的灌木丛里传来金属摩擦声。林远举起步枪,却在看清目标时愣住——月光下,一个全身银白色连体服的人正蜷缩在岩石缝隙中,头盔面罩反着冷光。
&34;你们不该来。&34;机械合成音从面罩里传出,那人缓缓抬起头,额前闪烁着红外线扫描仪的幽光。陈墨注意到他身后背着的工具包,钛合金凿子与分子切割刀的轮廓在月光下若隐若现。
第二章:月壤密码
三天后,国家天文台量子实验室。林远将采集到的&34;月辉石&34;样本放入粒子加速器,陈墨则在一旁分析月球轨道数据。突然,加速器发出尖锐警报,显示屏上跳动的质谱图与《酉阳杂俎》记载的七种元素完全吻合。
&34;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34;陈墨的钢笔在笔记本上疯狂跳动,&34;这和唐代修月人说的七宝合成论一模一样!&34;林远突然想起山中遇险的银衣人,头盔上的编号显示他属于&34;天宫计划&34;第37号勘探队。
深夜,林远潜入资料库,调取尘封档案。泛黄的文件显示,1987年中苏联合探月时曾遭遇不明飞行物,回收的宇航服残片检测出与月辉石相同的辐射同位素。更惊人的是,某位已故院士的加密手稿里,画满月球表面辐射纹的示意图,与修月人描述的&34;八万二千户&34;采矿点惊人相似。
第三章:白虹贯日
当陈墨破解了银衣人遗留的加密芯片,整个世界都开始崩塌。芯片里存储着月球背面的全息影像:环形山中央矗立着直径五十公里的金属圆环,环形山边缘延伸出蛛网般的隧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