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屯子里的二昌子这个人,二十多岁还没娶媳妇,父母也走得早,一个人生活。这人没什么毛病,对人实诚,还热心肠。但有个毛病就是爱喝酒,关键酒量还不行。在村里谁家有个红白喜事那是必到,只为喝上那么一顿。
平时在村里只要有人说:“二昌子,喝点去啊。”那是来者不拒,哪怕他请客也是愿意的。至于下酒菜那就更不挑了,哪怕一根黄瓜,两把花生米也能喝一顿。
这天腊月历二十一,是邻乡赶大集的日子,这二昌子早早就去了。那时的大集不像现在这样频繁,当时的大集一个月才有一次,所以人们想买点什么只能等赶集,要不就去县里买,那路程可就远了。
二昌子在集上买了点猪头肉,又拎了两瓶榆树大曲喜滋滋地往家走。这榆树大曲当时可算是好酒了,平时二昌子喝的也就是本地小烧。
二昌子搭了一辆去县城的马车,这让他少走了好几里的路。半路二昌子下了车,岔到小路回村,而这条小路恰恰又是路过西山。
要说这西山啊,真是邪性,二昌子图少走几步道也该着他撞鬼。
二昌子走到山梁松树林时,高大的松树把小路上的阳光遮得一丝也透不过来,本来就寒冷的腊月让二昌子裹紧了棉袄。可想着今晚吃着猪头肉就酒,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还没等走出松树林忽听右边的林子里有人喊他:“李二哥,慢点走。这是要干嘛去啊?”
二昌子姓李,他一听有人喊自己,以为是同村的呢,就停下脚步向喊声的方向看了看,只见一个瘦小的男人在一棵大松树下向他招手:“来啊,李二哥,待会来啊。”
二昌子仔细辨认一下,这人不认识啊,但好像还在哪见过,有点面熟。
虽然不认识,但人家能叫出他的名字,还这么热情地打招呼,二昌子笑着说:“这位兄弟你是叫我啊?有什么事吗?你是哪位呢?看着面熟啊。”
那瘦小的男人说:“哎呀,我就是这屯的啊,以前我们还见过面呢。”
二昌子一时也想不起这是谁家的,可也不好意思说想不起来。只好应付着:“啊,是你啊。想起来了想起来了。”
其实二昌子压根儿就一点也没想起来。
“李二哥这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