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免前功尽弃。”
众人闻言,纷纷用余光观察着四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码头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太阳渐渐西沉,天边被染成了一片绚烂的红色,仿佛是一幅巨大的油画。
等到了晚上 6 点多,远处的河面上终于出现了自己这边的三条木船的船。
那三条船在河面上缓缓驶来,船上空荡荡的,明显粮食已经卖掉。
船靠上岸,李四虎和陈哲说了卖粮食的事,并按照陈哲离开前的安排,给了他 30 根一两的小黄鱼,陈哲认为今后使用大黄鱼买物资的几率不大,一根小黄鱼能兑换 30 个银元比较方便。
他让李四虎带两条木船先回独立营的驻地,并把王展豪的老婆小孩先带回去。
等两条木船离开后,他和王展豪等人把装着武器的木箱都装上机帆船,他们上船后沿着苏州河往公共租界而去,这次去公共租界的目的是要先查探日本商人的修船商社,
日本人的商社距离不是太太远,他们乘坐自己的那条机帆船缓缓靠近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ternational settlent)(又名英美租界)是近代中国出现的第一个租界,由原英租界与美租界于1863年9月合并而成。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国租界史上是开辟最早,存在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管理机构最庞大,发展最为充分的一个租界。
日本人没有自己专门的日租界,不过在公共租界有几片地方都是日本人的实际地盘,这些地方有很多日本侨民和驻军,以及大量的日本工厂和商行。
1937年8月13日-11月10日的淞沪会战中,日军将公共租界北区和东区作为进攻中国军队的基地,北区和东区的日占区遭到中国多个军团的猛烈进攻,70地区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破坏。
此时,陈哲他们正朝着靠近黄浦江的方向快速航行。
那是一片被阴影笼罩的区域,日本人的小型造船厂就在那里。
这座造船厂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它不仅承担着建造小型船只的任务,还负责对中小型船只进行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