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名。
“使臣大人开口,那我便帮您问问吧。”赵瀚文觉得金剌国算是挺讲规矩了,至少没萌生出去找提出东南海贸的人的对头,比如其他几位皇子的门路。
剌剌花听赵瀚文如此说,心情大好之后,同意了赵翰文坐马车继续前行的建议。
一行人今天参观的道观,香火甚是不错,要不是来之前就说好只参观不进香,怕还要在门口排上一阵。几人下了马车后,步行上山,周围的人看到金剌国人的服饰和相貌后,不由自主就给几人让开了一条小道。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剌剌花带着其他几个使臣,一边说着大梁话,一边跟让道的老百姓说话,很是亲民。
“你们是哪的人啊?”渐渐地,有胆子大的人开始搭话。
从山下到道观的这段时间,大家都清楚了,这几个不是前一阵酒楼门口的那国人,人家是金剌国的使臣,和气着呢。
到了道观门口的时候,赵瀚文见家丁打扮的人冲他行礼,仔细辨别了一番后,发现竟是芷州的老熟人王大人家的下人。
赵瀚文点点头,想着这时间在道观里的大概是王家的女眷,倒是不方便前去打招呼。哪承想,不过几炷香的时间,他就和王家女眷碰面了。
这事得从进了道观开始细说,剌剌花说是把这里当作景点参观,但是见到道观里的老道士后,两个人竟也谈得投机。剌剌花身边的人见赵瀚文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请他自便,稍后汇合即可。赵瀚文当下点头表示同意,说自己就在附近随便逛逛,有事找人喊一下就行。
赵瀚文沿着道观的偏殿散步,这香味总让他联想到方子聪身上的味道。方子聪装道士久了,身上总有股道观的味道,挥之不散。想起方子聪,赵瀚文就突然有了去后面看看风景的兴致。
这道观不但灵验,观后的风景也是一绝,有山有水,引得京中人一年中总有来上那么几次,全当踏青了。
赵瀚文一边回忆这些年的唏嘘往事,一边沿着绿荫往前走,一抬头却突然发现前面正站着一对年轻男女。赵瀚文连忙站住,朝左右看了看,兴许是这地方太偏,他周围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这实在是个天大的误会,不是这里风景不好没人来,而是几条主道被那位年轻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