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爷家出来,陈扬又接连走访了几户村民。
在村尾的一户人家,一位大妈正坐在门口择菜,看到陈扬走来,大妈停下手中的活儿,眼神里满是无奈:“小伙子,你看看,我这一大家子人,就指着这房子住呢。要是拆了,安置房不知道啥时候能建好,这过渡期间,我们住哪儿?”
陈扬挨着大妈坐下,轻言细语地说道:“大妈,您的担忧我记下了,安置房的事儿肯定得安排妥当,不能让您一家老小没地儿住。我们一定加快进度,而且质量上也绝对把关,让您住得安心。”
几天下来,陈扬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村民的诉求。
他心里清楚,要彻底化解矛盾,得让村民们坐到一起,畅所欲言。
于是,他又组织村民开座谈会。
村子中央的空地上,陈扬站在一个临时搭起的台子上,拿着大喇叭喊道:“各位乡亲们,这几天我挨家挨户走了一遍,大家的难处、想法我都清楚。今天咱们开这个会,就是要一起商量出个好办法,把拆迁这事儿顺顺利利的办了。”
台下的村民们开始交头接耳,不一会儿,一位中年大叔站起来,大声说道:“小伙子,咱就直说了,赔偿款不能按原来那标准,得根据现在的物价、房价重新算。还有那安置房,位置得选好,周边配套得跟上,不然以后生活不方便。”
陈扬连忙点头:“大叔,您说得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重视。”
座谈会开得热火朝天,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把心里的委屈、期望都倒了出来。
陈扬始终面带微笑,耐心倾听,遇到有人情绪激动,他还会幽默几句,缓和气氛。
等大家说得差不多了,陈扬清了清嗓子,诚恳地说道:“各位乡亲,今天大家说的,我都记在心里,写在本子上了。我回去就跟领导汇报,一定协调各方,给大家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咱们都是为了村子好,产业园建起来,大家的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散会之后,村民们议论纷纷,不少人都对这个年轻的工作人员另眼相看:“这小伙子看着年轻,说话办事还挺靠谱,是真心为咱着想。不想有些当官的,架子端得老高,根本就不听我们怎么说,就会训人!”
陈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