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首先对于他来说,这关乎着积分获取。
他一个草根人物,从来没有过研究经历,出现在作者一栏已经是例外。
不过这一次可以用提供思路、提供方法做出解释,但之后更多相关的研究又能用什么理由?
怎么能因为他提出石墨烯的概念,所以所有相关的文章都要挂他的名字。
到时如果引来质问,别说能不能获得积分,不倒扣积分就算好的了。
然后对韦长星的声望和后续的发展也有影响。
如果韦长星一直坚持这么做,会一直违反行业的共识,最终会被别人合而攻之。
在学术圈中,个人名声和声誉是比较重要的,这对未来的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白江波不想韦长星仅仅是昙花一现,而是希望他可以持续地发光发热,在未来有更多、更高的成就。
最后是考虑到学生和其他因素。
韦长星的学生付出这么多劳动,什么都得不到确实说不过去。
而且他希望用论文署名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在科研上更加刻苦、努力。
这对京海大学有一定的好处,对龙国的学术圈也有一丁点作用,也算是个举手之劳吧。
韦长星还想留一些余地,但发觉白江波认真的表情后,他凝重地点头答应下来。
此时,他更加坚信自己没跟错人,为当时接下课题感到庆幸。
他们进行完对话后,其他人也差不多看完两篇论文,纷纷开始暗中讨论起来。
在场的人中,物理专业的是少数,但理科的人几乎占一半。
在理科中,只是有部分是共同的,他们或许看不懂细节,但大体的含义是能理解的。
而其他人则开始沟通,从别人口中得知这两篇文章的出彩之处。
其实这是摆在眼前的事实,有能力刊登在《science》的文章能不出彩吗?
要问现场谁最慌张,那必是外院周院长。
他没有和任何人交流,但他的震撼丝毫不少。
他不懂物理,但他懂英语。
别人只是能简单地知晓文章意思,但他可以从点评中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