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破晓,寒风凛冽,朱权大步跨出王府,眼神坚定地迈向城中。在一处修缮中的民居前,他停下脚步,伸手抚过新砌的砖石,眉头紧紧拧成了个死结:“这灰浆的比例明显不对,若再来一场风雨,这墙如何能扛得住?”监工官员见状,急忙小跑上前,满脸堆笑地想要解释。朱权却大手一挥,语气强硬地打断道:“大宁的重建是百年大事,一块砖、一道工序都和百姓的安危紧密相关,容不得半点差错!”说罢,他亲自弯腰,拿起一块砖石,熟练地示范起垒砌的技巧,周围的工匠们屏气敛息,全神贯注地学习着。
与此同时,沈书瑶也试图为大宁的重建贡献力量。然而,作为侧妃,她每迈出一步都困难重重。她向朱权表达了想要救助百姓的想法,朱权虽支持却也面露担忧:“瑶儿,我明白你的心意,可这世道对女子限制颇多,行事千万要小心。”沈书瑶坚定地点点头。
她先是向掌管民政的官府衙门呈交了详细的救助计划,包括救助对象、物资来源、救助方式等内容,言辞恳切地说明此举是为协助官府安抚百姓,稳定大宁局势。经过漫长的等待,官府终于批准了她的部分请求,允许她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展救助活动。
沈书瑶走进一户人家,屋内弥漫着浓重的药味,一个孩子病恹恹地躺在床上,疫病虽已过去,可留下的病根仍在无情地折磨着他。沈书瑶心疼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转身轻声且细致地叮嘱孩子的父母调养的方法。走出屋子,她正好与朱权迎面碰上。两人目光交汇,仅仅一瞬间,便已心意相通,仿佛世间万物都在这对视中悄然隐去。沈书瑶微微皱眉,低声说道:“百姓们身体在慢慢恢复,可心里的创伤,怕是一时半会儿难以愈合。”朱权轻轻叹了口气,微微点头,眼神里满是忧虑和坚定。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一名士兵匆忙下马,跪地报告:“王爷,城西新建的仓库突然塌了,幸好暂无人员伤亡!”朱权脸色一沉,立刻和沈书瑶赶到现场。看着仓库的废墟一片杂乱,朱权怒目圆睁,厉声质问负责的官员:“怎么会出这种事?之前是如何检查的?”官员吓得浑身发抖,朱权马上命令彻查此事,严惩失职之人。
回到王府,朱权强压着怒火,召集城中的工匠和建筑师,以及他王府中的幕僚。这些幕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