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朱元璋高坐龙椅,鹰隼般的目光冷冷扫过殿下群臣。蓝玉案的腥风血雨虽已渐渐平息,可那浓重的肃杀之气仍如阴霾,沉甸甸地笼罩着整个朝堂。
“今日召你们来,是因为宁王朱权上书,想在大宁开展贸易、加强军备。此事关系到边疆安危,更与我大明的江山社稷息息相关,都说说吧。”朱元璋的声音低沉而冷硬,仿佛裹挟着寒霜,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震得群臣心头一颤。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户部尚书刘仲质赶忙出列,他神色凝重,眉头紧蹙,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陛下,大宁开展贸易,短期内或许能充盈国库,但从长远来看,其中利弊实在需要仔细权衡。当下全国财政收支刚刚趋于平稳,税收政策也才初步完善。大宁贸易若兴起,贸易线路的开辟、市场的波动都难以预测。若是监管稍有差池,不但赋税难以保障,还极有可能扰乱现有的财政体系。”刘仲质微微抬起头,眼中满是忧虑,继续说道,“藩王势力已然不弱,朱权此举,臣担心他有扩充势力的意图,实在不可不防啊!”他的话语条理清晰,每一个字都透露出对财政事务的专业和对局势的审慎,充分展现出严谨务实的态度。
兵部尚书唐铎向前一步,声若洪钟:“陛下,大宁地处北疆要冲,战略位置极为关键。当年洪武二十年,我们出征辽东,大宁就是重要的补给和屯兵之地,为战事胜利提供了坚实保障。如今边境局势依旧不稳,蒙古残部贼心不死,时常侵扰我边境百姓。大宁就如同我大明北方防线的一扇大门,若军备充实,便能有效抵御外敌,守护我大明边疆的安宁。加强大宁军备,不仅能稳固当地防御,还能震慑北方其他势力,对整个北方防线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唐铎神色坚定,双手抱拳,身姿挺拔,话语中满是对国家边防的深切关切和对战略局势的精准把握,尽显稳重与大局观。
礼部尚书任亨泰站了出来,神色恭谨,态度不卑不亢:“陛下,贸易一事,关乎国体与外交。大宁若开展贸易,应以朝贡贸易之名。朝贡使团来访时,从迎接使团的仪式,到贡品呈递的流程,再到外交文书的格式,都有严格的礼仪规制。接待时,必须由礼部官员身着特定朝服,在指定的朝堂殿宇举行迎接仪式,贡品要经过层层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