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大宁,暖风吹散了冬日的阴霾,城郊外的农田里,百姓们正趁着农时,在修缮一新的灌溉渠道旁辛勤劳作,播下希望的种子。田间地头,孩童嬉笑追逐,帮着大人递送农具,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远处山峦连绵,与蓝天相映,构成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
而城中,身为宁王朱权侧妃的沈书瑶,在自己的医馆忙碌着。医馆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整洁,一踏入其中,浓郁的药香便扑鼻而来,那是各种草药混合在一起的独特气息,仿佛在诉说着生命与治愈的故事。
医馆的墙壁上,有序地挂着各种草药标本,每一个标本下都工整地标注着草药的名称、功效与采集地点。这些标本是沈书瑶多年行医积攒下的心血,也是她向患者普及草药知识的直观教具。在标本旁边,是沈书瑶亲手绘制的人体经络图,图上的线条清晰流畅,穴位标识精准,她常常会对着这幅图为前来学医的学徒讲解人体的奥秘和针灸之法。
医馆内,摆放着几排木质药柜,柜子上的抽屉密密麻麻,每个抽屉都贴着标签,里面分类存放着各种草药。这些草药一部分是沈书瑶通过自己的药材生意渠道精心采购而来,另一部分则是她亲自带领药童深入附近山林采集所得。沈书瑶不仅是个医者,更是凭借着对药材的深入了解和敏锐的商业头脑,做起了药材生意。她深知,优质的药材是治病救人的根本,也是医馆长久发展的关键。
为了做好药材生意,沈书瑶定期会与各地可靠的药商建立联系。她会仔细检验药商送来的样品,从药材的色泽、气味、质地等多方面进行甄别,确保每一批进货的药材都品质上乘。在与药商谈合作时,她总是秉持着诚信和公平的原则,既保证自己能拿到合理的价格,又让药商有利可图,因此在药材行业内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有一次,一位从远方来的药商带来了一批稀有的药材,声称药效极佳。沈书瑶没有立刻相信,而是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对药材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比对。她发现这批药材虽然外观相似,但在一些细微之处存在差异,很可能是经过特殊处理来以次充好。沈书瑶严肃地指出了问题,药商起初还试图狡辩,但在沈书瑶确凿的证据面前,最终承认了错误,并对她的专业和严谨表示钦佩。从那以后,这位药商再也不敢心存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