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法学家拿着一份文献,激动地说:“各位,我发现这条古老法律与现行的一些政令有所冲突,依我看,应当舍弃。”
一位资历较深的法学家却反驳道:“不可,这条法律虽有不合时宜之处,但它在罗马法体系中有重要地位,轻易舍弃恐怕不妥。”
众人各执一词,场面陷入僵局。这时,查士丁尼恰好前来视察工作,了解情况后,他沉思片刻,说道:“法律是为了维护帝国秩序和民众福祉。我们要尊重历史,但更要着眼当下。这条法律若不利于如今的治理,就应进行合理修改或舍弃。”法学家们听后,纷纷点头。
在他的引领下,法学家们历经无数次的反复修订。无数个日夜,书房中灯火长明,他们在故纸堆中不断探寻,终于,在数年的艰辛努力后,《查士丁尼法典》成功问世。
法典颁布当日,君士坦丁堡万人空巷。民众涌上街头,争相传阅这部凝聚无数心血的法典。它如坚固基石,为拜占庭帝国的社会秩序筑牢根基。法典的影响力迅速蔓延,不仅在帝国内部得到严格施行,还跨越时空界限,成为后世诸多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参考蓝本,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解决法律难题后,查士丁尼将目光投向远方,恢复罗马帝国昔日版图的雄心熊熊燃烧。他渴望地中海再次成为帝国的内湖,重现往昔辉煌。
在军事会议上,查士丁尼慷慨激昂地说道:“先辈们曾经征服的土地,如今我们要一一夺回,让帝国的荣耀之光再次照耀每一寸疆土!”将领们热血沸腾,纷纷请缨出战。
查士丁尼任命贝利撒留为西征军统帅。在出征前的营帐中,查士丁尼对贝利撒留说:“贝利撒留,此次西征责任重大,北非和意大利都曾是帝国的荣耀之地,你务必全力以赴。”
贝利撒留单膝跪地,坚定地说:“陛下放心,我定不负所托,率领将士们为帝国开疆拓土。”
在名将贝利撒留的率领下,拜占庭军队踏上西征之路,首战目标直指北非的汪达尔王国。北非沙漠边缘,黄沙漫天,炽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拜占庭军队与汪达尔军队在这片荒芜之地对峙。
烈日高悬,贝利撒留站在阵前,身姿挺拔如松,他拔出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