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于拂袖而去:“先把他们关起来,我看他能撑多久。”
在匈奴的日子里,张骞表面上融入当地生活,娶妻生子。妻子担忧地劝他:“夫君,匈奴人凶残无比,你何苦与他们作对,不如就此安心生活吧。”
张骞轻轻握住她的手:“娘子,我明白你的心意,但我是大汉的使者,我的使命还未完成。我不能忘记大汉百姓所受的苦难,不能辜负天子的信任。”妻子无奈叹息,却也理解丈夫的坚持。
张骞一边照顾家庭,一边暗中观察匈奴的地形和兵力部署。他与匈奴牧民闲聊:“你们常年在这片草原生活,可知哪里的地势最为险要?”
牧民不假思索地回答:“那自然是北方的阴山,易守难攻。”
张骞又与匈奴士兵套近乎:“听说你们作战勇猛,平日里都如何训练?”
士兵得意地说:“我们从小就练习骑射,单于还会定期组织演练。”同时,张骞努力学习匈奴的语言和习俗,为逃脱做准备。
十年后的一个夜晚,匈奴营地举行盛大庆典,众人皆沉醉在狂欢之中。张骞与堂邑父悄悄商议:“今晚守卫松懈,是我们逃脱的绝佳机会。”
堂邑父点头:“好,我已备好马匹和干粮,随时可以出发。”两人趁人不备,偷偷牵出几匹快马,向着西方飞驰而去。
他们一路风餐露宿,进入茫茫大漠。白天,烈日高悬,炽热难耐,张骞和堂邑父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堂邑父焦急地说:“张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去看看能不能找到水源。”说着,他拿起弓箭,向远处走去。
许久,堂邑父射中一只野羊,他赶忙跑回来,挤出羊血递给张骞:“张大人,先喝点羊血解渴。”
张骞接过,喝了几口,感激地看着堂邑父:“堂邑父,多亏有你,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夜晚,沙漠气温骤降,寒风刺骨,两人紧紧依偎在一起取暖。张骞望着天空的星星,坚定地说:“堂邑父,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就一定能走出这片沙漠,完成使命。”
历经无数艰辛,他们终于抵达大宛国。大宛王听闻有远方使者到来,热情地在宫殿中接见了张骞。
大宛王好奇地打量着张骞:“你们从遥远的大汉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