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林悦,是个大三工科女生,此刻正深陷学业泥沼,苦苦挣扎。这学期的软件课程,对我来说就像一片广袤无边、波涛汹涌的黑暗深海,而我似一艘迷失方向的小船,在茫茫大海中盲目漂泊,找不到上岸的方向。
软件相关课程一门接一门排满课表,每一门都如同一座高耸入云、险峻无比的大山,横亘在我面前。课前预习环节,我总是心存侥幸,不停地给自己找借口:“今天社团活动实在太忙啦,忙得我晕头转向,明天再预习吧。”“反正老师上课肯定会详细讲的,预习不预习也没那么重要嘛。”就这样,日复一日,预习这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被我彻底抛到九霄云外。社团活动确实占据了我不少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堆繁琐的事务需要处理,从活动策划到现场组织,再到后期的总结反馈,一环扣一环,让我无暇顾及预习。而且,我当时天真地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肯定会把重点知识都讲得清清楚楚,我只要认真听讲就能掌握,却忽略了预习对于理解新知识的重要性。
课堂上,困意如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向我涌来,将我紧紧包围。老师在讲台上激情澎湃地讲解复杂的代码逻辑和软件操作技巧,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可对我来说却像遥远的背景音。那些原本生动有趣的知识,此刻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精灵,在我眼前晃悠一圈后,便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努力想集中注意力,瞪大双眼,试图跟上老师思路,可沉重的眼皮像被灌了铅,越来越沉,脑袋也不由自主地一点一点,最终完全沉浸在梦乡之中。至于记笔记,那更是成为一种奢望。一节课下来,笔记本上除了寥寥几笔无意识的涂鸦,几乎一片空白,就像我对这门课程的认知一样空洞。
记得有一次,老师正在讲解一个重要的软件算法,为了让我们更好理解,他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讲得绘声绘色。他说这个算法就好比是快递公司分配包裹的过程,每个包裹都有不同的目的地,算法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合理、最快捷的分配方式。他一边讲,一边在黑板上画出简单的流程图,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出关键步骤。周围的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回应,还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有的同学甚至举手提问,与老师展开热烈的讨论。他们积极的互动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老师也越讲越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