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认为弘治皇帝胆小甚微,可一个敢直接对内阁六部动刀的皇帝,会因为一场刺杀就再也不敢去上朝了吗?
显然不是,弘治皇帝这就是在给朱厚照铺路,直接推朱厚照上前台,将国家交给朱厚照,提前让朱厚照执政,他在幕后指导!
谁也不知道弘治皇帝是什么时候起了这么一层心思,但现实就是如此。
朱厚照年幼,今年不过十岁,还没玩够,陡然就被推向前台,不免让他有些紧张,苦苦哀求弘治皇帝,但无济于事。
弘治皇帝对朱厚照道:“儿呀,父皇累了,要歇一歇了,你替朕掌着国家。”
“不要怕,父皇又不是驾崩了,这不还在吗?有父皇给你撑腰,你怕什么?”
朱厚照虽然不情愿,但看到父皇每日之疲惫,还要被文官们刺杀,暂时退下来也情有可原,他是大明的皇太子更是弘治皇帝的嫡长子,理应替弘治皇帝分忧。
于是朱厚照只能含泪的答应,只是多少对即将到来的未来有些迷茫和惶恐就是了。
外面的文官铺天盖地的上奏司礼监,皇上年轻力盛,应当多视朝政,请皇上休养好后,立刻执政。
他们无论如何也不敢在逼迫弘治皇帝,毕竟皇上有正当的理由,受到了赵时默过度的惊吓,怎能不休养一段时间?
只是这段时间究竟多久,没有人能够知晓了。
自弘治十二年十月开始,皇太子正式开始监国执政,国家大小事务皆由司礼监提交给朱厚照,让朱厚照亲自处理。
从十月到十二月期间,弘治皇帝并没假手朱厚照处理的一切奏疏,所有事都暂时交给朱厚照,他自己则在坤宁宫修养身心。
同时也在这一年,王守仁升任兵部主事,唐寅被王越破格提拔为西北军政主簿,虽未经吏部造册,但在西北也算是有实权。
礼部右侍郎傅瀚成功调停了安南和占城的矛盾,于十一月归京,升为礼部尚书,焦芳不再兼礼部尚书,本以为要升礼部尚书的徐琼,却依旧被按在礼部左侍郎位置上,不免对焦芳心生怨恨。
程埙抵达东南后,因斩杀三名倭寇,被特地提拔东南备倭指挥副使。
这一年,徐经也从南直举家迁徙到宁波,在宁波开始下海经商,成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