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都拥有后代子孙,受到他们的影响与教育后,在对朱家的忠心与服从度上天然会高出别人许多!
回想往昔汉朝时为何总偏爱关中良家子,便是同理。
而在今天这种恩泽遍及所有士兵的情形下,经朱元璋亲自认定,这些人及其后代都将成为朱政的铁杆支持者!不仅如此,朱政提议给予全体百万军士稳定的退路保障也是一项壮举。
上层军官无需提及,底层士兵们也将深深感激他的仁德。
可以预见,若这项政策能够推行至全国,整个大明军队都将知晓朱政的功劳,并对他心存感恩!一策即成,即可稳获军心!
试问,在这样的局势下,又有谁能撼动朱政的地位呢?
想到这里,老朱的笑容愈发深浓,内心已然打起了算盘:该如何为朱政积累声望、赢取军心呢?看来过阵子蓝玉他们回来后,带着小麟儿去检阅部队时,倒是可以趁机操作一番了……朱元璋默默思索着。
回宫的路上,朱政依旧有些恍惚,还在为之前的误会感到些许尴尬。
不过他向来不是爱纠结的人——想不通的事便不去想了,按本心而行即可。
毕竟时间长了,那些伤兵旧卒自然会明白他并非朱元璋的亲孙子,也无须特意解释。
倒是老朱提到让那些老卒后代随他一起出征、讨伐倭寇,这可正合朱政心意!
心中一振之余,朱政更加坚信,经过长时间铺垫与对老朱的逐步争取,自己在这条成为大明朝“霍去病”的路上,总算又迈出了一步坚实的步伐。
如今只需静静等待几年,便可正式向老朱请缨从戎,报效疆场!朱元璋望着若有所思的朱政,不由宠溺一笑,随后开口:“孙儿,如今就剩咱爷俩了,方才没说的,现在可讲给我听听!”
朱政应声道:“如之前所说,建立一套针对大明军卒伤病退伍转业的制度,并设立缉捕治安司予以妥善安置,但需考核通过方能允许转职地方工作。”
此言一出,不仅能让为国流血奋战的将士安心生活、免却后顾之忧,还能帮助他们退伍后找到新的人生目标,避免沦为游手好闲之人;更重要的是减少对朝廷俸禄过度依赖的局面。
朱元璋微笑倾听,目光意味深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