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标望着面沉如水、从容不迫的朱政,眼中满是诧异之色。
片刻之后,朱元璋突然仰天哈哈大笑起来,声音中透着深深的欣慰与赞许:
“好!说得好啊!果然没白白精心教导你一场。
年纪轻轻,就能有这样的见解和气魄,实属难得!既不拘泥于书本,又能将所学融会贯通……真是太好了!”
一边说着,他的眼神带着满满的骄傲与自豪。
相比之下,朱标却显得有些呆滞。
他对这个年仅数岁的小弟弟心生惊讶——仅仅通过这一席话,便能判断,恐怕整个皇子之中,也只有老四具备这般资质才能与之比肩。
更重要的是,朱政刚刚阐述的这些内容,竟是实实在在的治世之术。
而父皇居然毫不隐瞒,将这一切倾囊相授于他。
想到这里,朱标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虽然这个弟弟还很稚嫩,但经由父皇长期的身教言传,已然深刻烙下了皇上的影子,那果断决绝的性格以及深沉狠厉的心性,宛如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
一时间,他也难辨这到底是喜事还是隐忧……
忽然,朱元璋一脸得意地看着朱标,带着几分奚落说道:“逆子,哼!看来连你都赶不上一个小孩子了。
你还去为那些大臣求情?还想提高官员俸禄?真是……”
但未等他把话说完,耳畔便传来了朱政的另类声音:
“只不过,太子殿下方才所说的涨俸禄一事……依孙儿之见,也有合理之处。”
这一句话,令朱元璋愣住。
他眯起眼睛看向朱政,蹙眉问道:“麟儿,难道你也认为该给那些混账官员涨俸禄吗?”
与此同时,朱标则不由露出了意外且惊喜的表情。
在往日的记忆中,皇上向来固执己见,尤其是提及官员之事更是容易情绪化,哪怕别人苦口婆心,他往往也不屑一听。
然而如今,对于朱政的异议,他仅仅是稍显不悦,并未暴怒也未流露出半分烦躁。
这种反差,简直令人惊叹不已。
此刻,朱标心中不禁生出一抹复杂的感触——如此鲜明的待遇差距,实在叫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