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陪在他身边六年的当利。所以现在,刘彻决定长痛不如短痛,既然对于这个孩子,自己注定无法给予她太多的宠爱,那就趁着她现在还小,将对她的宠爱全部转移到当利的身上,这样自己就不会觉得心里难受了。
可这些想法,他不能对卫子夫说,他知道卫子夫对亲情的重视,更明白她对这两个孩子一向是一视同仁,若是让卫子夫知道自己因为诸邑的命数而冷落她,卫子夫一定会生气的。
于是,刘彻有些眼神飘忽的解释道:“我有吗?可能是最近政事太多,我一时没注意,忽略了诸邑吧。再说,当利现在正处于识字阶段,我想在当利的身上多花些心思,好好的亲自教她,所以这段时间诸邑就劳烦谖儿多费心了。”
这段话说完,刘彻竟有一种松了口气的感觉,就好像一直压在身上的石头终于放下了。
皇上果然不对劲,她不相信皇上对诸邑的态度突然产生这么大的转变,会是因为他所说的那样,但很显然,皇上并不愿意说,于是卫子夫不再继续问,而是恭顺的应下了。
卫子夫看着盯着手中的奏章出神的刘彻,眼神一黯,看来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若想知道事情的起因,最快的方法就是从刘彻身边的赵成下手。于是,卫子夫趁着皇上在宣室与大臣们讨论政事时,将赵成宣了过来。
“奴婢赵成参见卫夫人。”对于卫子夫的突然召见,赵成表现的似乎一点都不意外,仍和往日一样,十分平静恭敬的对着卫子夫行礼。
卫子夫指着殿内一侧的席座对赵成说道:“赵大人不必多礼,请这边入座!”
赵成也不拘礼,对卫子夫说着“多谢卫夫人”,然后朝席座走去,安然端坐着看向卫子夫。似在等待着卫子夫问话。
卫子夫垂目思索了一会儿,才抬眼注视着赵成,略带迫切的问道:“赵大人,我想请问你,皇上,最近是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而对诸邑,产生了反感?”
卫子夫双眼紧盯着赵成,生怕错过他脸上的一丝一毫反应。然而赵成只是很正常的先是一愣,然后十分轻松的笑道:“卫夫人,您多虑了,诸邑公主是皇上的亲生女儿,皇上疼爱公主都来不及呢,又怎么可能会反感她呢!”
卫子夫低垂下头,想到皇上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