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确实原本准备趁此机会,再次出兵匈奴,一雪前耻的。可是这一次,他没有举办廷议,找大臣们商讨,而是直接召来了卫青。在刘彻看来,与匈奴作战已成定局,不可避免,既然如此,廷议就完全没有必要了,他现在只想和专业的人探讨此事,而在刘彻看来,在这方面能让他全心相信的人只有卫青。
猗兰殿内,卫子夫端着沏好的两碗茶,来到桌案旁,一碗放在刘彻的面前,刘彻温柔的对卫子夫笑了笑,另一碗则递给了坐在刘彻正对面的卫青,卫青连忙接过卫子夫手中的茶,也笑着对卫子夫说:“谢谢阿姊!”
卫子夫温和的笑着对他们说道:“你们有要事相商,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了。”刘彻柔声对卫子夫说道:“子夫辛苦了。”卫子夫摇了摇头,然后起身出去了。
刘彻端起面前的茶,轻轻喝了一口后,收起笑容,表情严肃的对卫青说道:“青儿,对于马邑之战一事,你是怎么看的?”
闻言,卫青双手放在腿上,正襟危坐的回答道:“回皇上,马邑之战无论是从计谋还是兵力上,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只是在最后的部署上出了问题。这一次,我们巧妙地利用了匈奴人唯利是图的个性,成功诱敌前来,只是最后却败在匈奴单于的狡猾谨慎上。战场之上,风云莫测,战机的转变往往就在一瞬间,这一次的失败恰恰提醒我们,再完美的作战计划,都可能因为一个疏忽,影响整个战争的局势。”
刘彻摩擦着手中的茶碗,认真回味着卫青说的话,沉声说道:“你说的没错,若是王恢没有太自信于这个计策,做好被匈奴人发现的准备,或许就不会是这么一个结果了。”
“不过至少,经过这一战,我们大汉也要开始改变多匈作战策略了,消极防御已经不起作用了,现在的我们要主动出击,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么长以来我们与匈奴的关系。”说完,刘彻抬起头对卫青说道:“青儿,关于对匈奴作战,你有什么好的计策。”
卫青注视着刘彻,认真说道:“回皇上,从马邑之战我们就可以看出,诱敌前来的计策根本行不通,匈奴人狡诈,对于我朝边境又十分熟悉,任何一点不同寻常之处都能够引起匈奴的注意,很容易打草惊蛇,所以要想对匈奴出兵,只有深入匈奴腹地,攻其不备,才能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