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通粉亮眼,产自西域,是罕见的宝石。我需要一百两,做花瓣形状,手里不足三十,若没有新货,当真要交不上。”
慕靖眸里闪过暗色。
“反常必有妖,得派人追查下去,到底怎么回事!”
来意已办,青哥起身告退。
翌日,京都警钟闷响,幕衍赶着步子禀报。
“王爷,朝里有要事!”
慕靖自然听到,快速起身,云岚睁着惺忪睡眼,为男人穿衣,半刻坐轮椅上马车,直奔午朝门。
半个时辰,午朝门外水泄不通,百官火急火燎赶到此,下车排队往里走,慕靖头一个到朝房,听百官议论。
“年兄,这到底出了何事?”
“谁知道呢?你我心知肚明,只有大兵围困京都时,才派人鸣钟,这几年,匈奴那边闹得凶,莫非新王即位,派兵压境了。”
众人一致认为,匈奴内乱结束,新王要雪耻仇恨,派兵侵犯大庆。
禄喜睡个囫囵觉,顶着黑眼圈,来到朝房外,定着身子要宣读圣旨。
大臣见状,立刻围过来,询问根由。
“禄公公,朝中出了何事?”
禄喜压下睡意,挑动拂尘,清清嗓子。
“各位大人,稍安勿躁,此事来得蹊跷,皇上无主意,故而宣诏大家前来商议。”
“圣上口谕:众卿随旨进殿。”
说罢,禄喜头前领路,百官进殿。
慕靖思考着,前世这个时间段,出了什么事,回忆一路,也没理出个头绪,坐在轮椅,静静听文帝安排。
文帝隐逆在御帘后,明显状态不佳,打着呵欠强撑精神。
禄喜走上御阶,接过一道密奏,下去让百官看过,慕靖头个拜读,内容让他浑身冷颤,这怎么可能呢!
百官看过,有人提出质疑。
“皇上,这怎么可能!吐蕃国深处高原,地势严拔,气温本就寒冷,那也不会一夜之间,把人畜活活冻死,这封求救信,是不是有虚假?”
吐蕃国称臣多年,岁岁进贡,此番求救中原,必定是走投无路,上面写寒流侵袭,一夜冻死边缘镇子人畜数万,求中原皇帝给予食物,速派人接应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