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宸玉笏当胸:\"臣启殿下,安平县公现掌宗正少卿兼太子右庶子,勘合典制、通达蕃礼,最宜主理。\"
话音未落,殿角铜漏恰滴下三颗水珠。
李承乾转视左列须发皆霜的老臣:\"李卿意下如何?\"
李百药颤巍巍出列,腰间鱼袋缀着的银龟符与玉带銙相击:\"老臣愿效犬马。\"
\"尚有婚书之事。\"
太子自案头抽出一卷洒金笺,\"吐蕃求婚已逾三日,然国书未定。\"
他指尖划过笺上\"贞观二十二年\"字样,\"烦请宗正寺协理礼部,着意添注蕃主需携阏氏、世子同赴长安受封。\"
\"臣领命。\"
老臣深躬时,听见自己腰骨发出细响。
昨日太极殿上那番\"蕃主无嗣\"的惊世之论,此刻犹在耳畔回响。
他忽然明白太子为何特意要在婚书添注\"携世子\"条款——这分明是给未来埋下的破局楔子。
李承乾屈指敲了敲案头:\"第二桩事。\"
底下这帮人立马支棱起耳朵。
吴王能跟东宫掰手腕,一是太子这段时间不在,二是人家修《括地志》笼络天下读书人。
\"老头子昨儿单独召我提了《括地志》的事。\"
李承乾朝李茂使个眼色,李茂从袖筒里摸出个黄绸包递给秦宸,
\"这活计有猫腻,我不便多说。但老头让东宫修《考工志》跟老三打擂台,缺人缺料都从将作监和少府支。\"
秦宸抖开密信扫两眼。
\"卫尉寺和光禄寺给《括地志》开绿灯,咱们这边倒要藏着掖着。\"
堂下众人交换着眼色。他啪地合上密信:\"这事儿谁牵头?知情人得掐尖儿挑。\"
李承乾朝张玄素扬下巴:\"我挂名,老张主事。\"
张玄素绷着脸接过密信,看完直接揣进怀里:\"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孔颖达正搓着胡子琢磨,冷不丁被点名:\"孔老夫子给《考工志》写个开篇。\"
老头眼睛一亮——他可是孔圣后人,这活计能让儒家那帮穷酸高看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