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小说 > 历史军事 > 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 > 第175章 匡扶大唐(2/3)
不想成为一个如同李世民一般的帝王呢?

    无论是文治武功,基本上都达到了君王之中的顶尖,尤其是武功,若不是李渊的存在,李世民基本上算的上是大唐帝国实打实的开国皇帝,而不是现在这种稍微有些尴尬的大半个。

    大唐原本不是没有希望出现第二个如同李世民一般的皇帝,只可惜那唐明皇虽然前期大治天下,可后期依旧因为自己的昏聩造成大致大乱。

    大唐帝国在他的手中登上巅峰,也同样在他的手中由盛转衰。

    不得不说这就像是一个宿命一般,让人新生物理之感。

    若是那唐明皇李隆基能够早死上十年,或许又是一个千古一帝,或许就又是一个能比肩李世民的存在。

    毕竟大唐在他的手中达到国力极盛,根据后世史学家考证,在唐朝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之前,大唐直接或者间接统治的人口可能达到了七千五百万。

    这在古代哪个生产力尚且十分低下的年代,这是一个极为庞大的数字,是一个近乎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的数字。

    可惜啊……可惜啊……

    不过……现在在李承乾的心中却有着一股子雄心壮志,当年那些人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李承乾自己做不到。

    原因很简单,他有超过远超古人的知识储备,那些唐朝的历史教训都深刻的镌刻在李承乾的脑子当中,不光是唐朝的历史教训,近乎历朝历代的历史教训都在他的脑子当中。

    或许自己能根据实际情况改革积弊呢?

    这谁也不知道能不能行,可李承乾自信能做的更好。

    当然现在这还只是李承乾自己心中的野望,能不能实现,现在谁也不清楚。

    不过,有理想总是好的。

    好好想想,总比在做事之前什么都不想要好的多。

    古人最是讲究孝道,身为人子总不能说自己的父亲不是,不过李世民虽然是千古圣君,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尤其是在王朝继承人的问题上。

    左右为难,最终在历史上才酿成了太子李承乾谋反的结局。

    不得已才让中人之姿的李治上位,给后来武周篡唐埋下伏笔,让大唐进入了长达几十年的颓势。

    后来若不是唐明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