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柴棚很快堆满,大郎和二郎终于有了空闲。他们兴冲冲地跑到柳芸跟前,"娘,我们能去采板栗吗?"
柳芸看着儿子们期待的眼神,犹豫了一下。她知道村东头那片板栗林一向是孩子们的乐园,但最近天寒地冻,她有些担心。
"去吧,"最终她还是点了头,"但要小心些,别摔着。"
兄弟俩欢呼一声,飞也似的跑出了院子。
突然,三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阿娘,爹爹什么时候才回来啊?"
柳芸浑身一僵,转身看向孩子。她张了张嘴,却不知该如何回答。最后,她只是轻轻摸了摸三郎的头,低声说道:"等粮食运到边关,应该就回来了吧。"
三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转身跑回了屋里。柳芸看着孩子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收拾心情。
她的目光落在了那个挂在杂物间房梁下的篮子上。里面装的是她亲手制作的肥皂。经过一个月的晾干,那些先前软乎乎的肥皂已经变得硬邦邦的。
柳芸站起身,轻手轻脚地走到杂物间,取下篮子。她拿出一块肥皂,在烛光下仔细打量。这是她为了省钱,自己琢磨着做出来的。虽然不如城里卖的那般精致,但也算是一项不小的成就了。
柳芸回过神来,叫三郎试用肥皂,他拿着自己臭袜子好奇的凑过来。
"沾水涂抹,然后使劲搓。"她轻声提醒道。
三郎接过肥皂,蹲在水盆边照做。很快,泡沫便冒了出来。发出一声惊讶的"哎?"
脏污在泡沫的包裹下渐渐消退,袜子重新变得干净。她转身将剩下的肥皂收进橱柜,心中盘算着来年或许能做出带香味的。
忽然,一个念头闪过——若是能大批量生产肥皂拿去卖,岂不是个好主意?可这想法仅仅持续了两天,就被现实无情地击碎。猪油和贝壳,无论哪种原料都难以大量获取。
柳芸暗自叹了口气,将六块肥皂分成两份用油纸包好。两块给韩家大院,四块她打算亲自送去给沈湘。听说沈少爷进京赶考未中,沈员外干脆留在那边陪他来年再考。
本想托沈员外帮忙,让家里孩子入沈氏族学的事怕是要另想办法了。沈湘倒是个不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