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韵谢过,在软垫上坐定。她将十八公主入府一事娓娓道来,字字斟酌,最后道明来意。
太子妃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倒是聪明,原来是特意来寻本宫。这段时日,不知多少人为萧煜求情,可殿下一个都没见。”
柳韵心中一惊,抬头望向太子妃。她的手指下意识地绞紧了帕子,脑中飞快转动。
原来外界传言都是错的,拒见的竟是太子本人?这其中必有隐情。
柳韵站在东宫门前,望着太子妃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这位太子妃当真是个有大智慧的人。那些流言蜚语虽是冲着太子去的,她却愿意默默承担,连眉头都不曾皱一下。柳韵不禁想起方才在殿中的对话。
“贫民窟的情况,太子并不了解。”太子妃款步走下台阶,裙摆轻拂过地面,声音轻柔似水,“萧家孩子在那边过得如此艰难,实在令人心疼。待会儿我会和太子说明情况,以他的性子,定会同意让萧家孩子回来的。”
柳韵连忙起身行礼,发髻上的珠钗轻晃:“多谢太子妃娘娘。”
“起来吧。”太子妃亲切地挽起她的手,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听说你最近和南山夫子一起教导玉清,他的功课进步很快,你辛苦了。”
想起那个调皮捣蛋的小霸王,柳韵心里暗自腹诽。那孩子简直比十个寻常学生加起来还难管教,每次上课都能想出新花样来折腾她和南山阙。昨日竟然趁她不备,把墨汁倒进了茶杯里。
但面上却恭敬道:“这是妾身分内之事。”
“你总是这样说。”太子妃轻轻摇头,“但旁人都看得见你的付出。对了,玉清的生辰是哪一天?”
“六月十六。”
“原来如此”太子妃若有所思地停顿片刻。
柳韵心头却涌上一丝不安,总觉得太子妃这番问话别有深意。
“你可知道玉清的生母是谁?”
这一问让柳韵心头猛地一紧。她想起那日在御花园,太子对玉清格外亲近,还说抱过刚出生的玉清。这话听在太子妃耳中,怕是已经引起诸多猜测了。
殿檐下的风铃被春风撩动,发出清脆的响声。柳韵垂眸思索,太子妃已在东宫度过了五个年头,而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