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邦华也点头附和:“陛下所言极是。改革之路虽艰,但为江山社稷,我等当义不容辞。”
眼见朝中重臣都表态支持,其他大臣也纷纷表示赞同。殿内气氛渐渐热烈起来,仿佛一股暖流在众人心中流淌。
然而,崇祯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
“诸位爱卿,”崇祯再次开口,声音低沉而坚定,“改革非一日之功。朕望诸位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群臣齐声应和:“臣等谨遵圣谕!”
崇祯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宣布退朝。大臣们鱼贯而出,殿内很快恢复了平静。
翌日清晨,崇祯早早起身,召集内阁大臣商议改革细节。
“诸位爱卿,”崇祯开门见山,“军制改革事关重大,我们必须周密计划,稳步推进。”
温体仁点头附和:“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我们应当先从一个军区试行,待有成效后再推广全国。”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温卿所言有理。那么,诸位以为应当从哪个军区开始?”
众人沉思片刻,孙承宗开口道:“臣以为,可从北部军区始。辽东战事频繁,若能尽快提升战力,或可扭转局势。”
崇祯点头:“孙卿所言有理。不过,北部军区情况复杂,恐怕难以短期见效。”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朕以为,不如从中部军区开始。”
见众人面露疑惑,崇祯解释道:“中部军区地处中原,易于调度。且京城所在,便于朝廷监管。若能在此取得成效,必能震慑四方,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内阁大臣们听罢,纷纷点头赞同。崇祯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满意,随即又严肃起来:“诸位,此事关系重大,务必要密切配合,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齐声应和:“臣等谨遵圣谕!”
“既然大家都没有不同意见,”崇祯的声音不疾不徐,“就请孙爱卿和李爱卿按照朕的思路,细化新军架构。张维贤也一同参与如何?”
“臣等遵旨!”三人齐声应道。
崇祯站起身,走到殿中的沙盘前,指着上面的军事布防图说:“军队招募依然由兵部负责,根据当前形势拟定具体招募人数,制定一个整体方案,由孙爱卿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