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就是就是,”另一个茶客连连点头,“从汉武帝到大宋的交子,再到咱们大明开国之初的银钞,哪一次不是坑得百姓叫苦连天?”
茶馆外的街道上,行人匆匆,寒风卷着落叶在地上打着旋。几个挑着担子的小贩艰难地在风中前行,叫卖声被风吹得断断续续。
而此时的朝堂上,大臣们的想法也并无二致。
内阁次辅钱龙锡的府邸里,几位同僚正凑在一起私下议论此事。书房里烧着上等的炭火,驱散了些许寒意。
“这银行违背常理,必定难以为继。”钱龙锡坐在太师椅上,眉头紧锁。案几上的茶水已经凉了,却无人在意。
韩爌捋着花白的胡须,一脸忧虑:“钱庄的道理千百年来都没变过,这银行怕是活不过半年。”他说这话时,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处,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确实如此,”成基命附和道,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这位年轻的皇帝,对商业的热情倒是不小。”
然而就在众人都认定银行必定失败的时候,一个消息如同惊雷般在京城城炸开。
“李员外从银行取钱了!”一个小厮气喘吁吁地跑进茶馆,大声嚷嚷着。
茶客们顿时围了上来:“当真?”
“千真万确!”小厮抹了把额头的汗,“不光取回了本金,还真的拿到了利息!”
“这不可能!”有人惊呼。
“张员外也是,”又一个人插话道,“存了十万两,这不,刚才在银行门口,当着众人的面领了三百两的利息!”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很快传遍大街小巷。所有人都震惊不已,议论声此起彼伏。
在一家面馆里,崇祯正和张嫣坐在角落里,面前摆着两碗他自创的炸酱面。面馆里烟火气十足,香气四溢,却掩盖不住外面传来的喧哗声。
“陛下,”张嫣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您听到了吗?外面都在传银行的事。”她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崇祯嘴角微扬,继续专注地搅动着面前的面条:“传得好啊。”他的语气轻松,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切。
面馆外的街道上,行人越来越多。有人专门跑到银行门口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