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看着毕自严和徐光启,心中暗叹。
“诸位爱卿,这套战略,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清楚。”崇祯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在两位大臣脸上逡巡。
“银行眼下看着是个累赘,”崇祯站起身,踱步到窗前,望着远处的宫墙,“但等过几年,等到粮食丰收,百姓手中有了闲钱,商业繁荣起来,生意的门路突然宽了起来,钱好赚了,银行就能扶持民间商人了。”
毕自严和徐光启面面相觑,眼中闪过惊诧之色。朝廷放贷?这个想法实在太过惊世骇俗。徐光启的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眉头微蹙。
“陛下,这”毕自严欲言又止,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怎么,觉得不妥?”崇祯转过身,目光如炬。
毕自严垂下眼帘,斟酌着词句:“臣只是担心,若让商人借贷,恐怕”
“恐怕什么?”崇祯打断道,“恐怕他们还不上?还是恐怕朝廷的银子会打了水漂?”
徐光启见状,连忙打圆场:“陛下高瞻远瞩,此计若成,确实能助天下商贾一臂之力。”
崇祯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今年京城制造局要从银行贷款一百万两。”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一变。毕自严和徐光启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背,就连陈子龙也露出了惊讶之色。
“朕打算扩建京城制造局。”崇祯的声音沉稳有力,“让曹化淳在十个州府开设分局。徐爱卿,你们那边也要做好扩张准备。”
徐光启连忙应下,额头的汗珠更密了。
崇祯走到案前,展开一张图纸:“从原料到运输,全都要提升规模。年底前,香皂要达到每日十万盒,香水一万支,卫生纸和牙膏各五万。另外要建五个织布厂。”
他的手指在图纸上划过:“让宋应星去北直隶收购田地,种植桑树和麻,供给纱布厂用。民间也可以卖给我们。”
徐光启听得心惊肉跳,手心渗出汗水。这规模,简直骇人听闻!光是香皂,一年就能生产三千多万盒。按每人一年用三盒算,能供应近千万人使用。再加上其他物品,光是利润就能有三百万两!
而且这还只是开始。
崇祯转向陈子龙,目光灼灼:“你去组建一个投资部